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藝術人類學的中國建構

藝術人類學的中國建構

藝術人類學的中國建構

定 價:¥106.00

作 者: 暫缺
出版社: 蘭州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11054663 出版時間: 2018-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7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藝術人類學的中國建構》在把握新前沿學術動態(tài)的前提下,針對藝術人類學所關注的人類學、民族學、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戲劇學、影視學、民俗學及非遺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注重民間藝術與當代藝術在文化人類學視域下的研究,并論述了藝術人類學理論及實踐之間的關系,指出了當下中國藝術人類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勾畫了藝術人類學的發(fā)展前景,加強了藝術人類學的學術信息交流與互動,匯集了學界新的學術研究成果,為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新時代藝術人類學理論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作者簡介

暫缺《藝術人類學的中國建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藝術人類學與非遺理論研究
重塑“寫藝術”的話語目標——論藝術民族志的研究與書寫
中國藝術人類學田野工作的反思與民族志書寫方式的轉變
地方性、地方感與藝術民族志的創(chuàng)新
藝術人類學:從符號交流到物質文化研究
論西方藝術哲學與藝術人類學間的分歧及成因
人類學·性別研究·文化批評
2006-2016年中國藝術人類學研究范式與特征
藝術人類學與音樂研究的范式
當代中國時尚的情感結構——審美人類學作為一種理論方法及其實踐
美學的人類學轉向與當代美學的發(fā)展
“鄉(xiāng)愁烏托邦”與特色古鎮(zhèn)審美空間的意境生成
雅克·瑪奎特對審美人類學的總體建構
喜馬拉雅區(qū)域的藝術表征
被“忽略”的傳統(tǒng)美術——從兩項敦煌藝術復制技藝談起
非遺語境中民間藝人社會身份的構建與認同——以山東濰坊年畫藝人為例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三大議題的再識別——以魯西南鼓吹樂為例
非遺傳承與當代人的生存狀態(tài)——基于吉林省部分非遺傳承人群的田野考察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旅游開發(fā)研究——以復州皮影戲為例
身體的技術化顯現(xiàn):視覺研究的新近范式
多重語境下少數(shù)民族藝術的文本存在和意義建構——麗江納西族東巴畫的“后現(xiàn)代語境”
第二部分 造型藝術研究
少數(shù)民族題材新年畫管窺
人際關系視角下宜漂人與宜興紫砂文化的融合與互動——以丁蜀鎮(zhèn)潛洛村為例
藝術人類學視閾下的南溝剪紙現(xiàn)象闡釋
從小爐匠到非遺傳承人:鶴慶新華村工匠群體的
角色轉變與文化自覺
廣西鳳梧師公面具的神性藝術世界
承傳與嬗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公共藝術的功用——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
身份·場域·圖像——其加達瓦黑白木刻藝術及其圖式實踐的藝術人類學意義
洮岷民間信仰圖像研究
藝術人類學視野中的廣東省廣寧剪紙?zhí)镆罢{查與思考
假人之技:陶藝創(chuàng)作中“代筆”問題的多重面相
川工木雕鎮(zhèn)江王菩薩及其文化表征
民間藝術的審美轉向及其困境
布里亞特蒙古族傳統(tǒng)服飾的審美特征
世態(tài)風物與人文關照交錯下的藝術鏡像——論宋代風俗畫中的文士情、意境美與詩性真旅游人類學視角下的民族旅游工藝品研究——以藏族唐卡與黑陶為例
基于女權主義視角的身體消費與包裝設計研究
“7”“十”“卍”的原始物像:歐亞草原天鵝巖畫圖像語言解析
第三部分 表演藝術研究
跨界族群音樂文化研究與身份認同——以云南西雙版納與緬甸景棟的比較研究為例
中國民族音樂學界“音樂與認同”研究述評——以少數(shù)民族音樂研究為例
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后現(xiàn)代思維——基于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研究的反本質主義思考
文化宗教與人世情懷——一個藏傳佛教教派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發(fā)展與認同
音樂如何體現(xiàn)認同——以新賓“滿族傳統(tǒng)儀式音樂”為實例
陜北民歌的保護與發(fā)展——從西方民歌的復興與繁榮談起
論《樂記》的中華傳統(tǒng)音樂文化品格
中緬傣撣族群佛寺大鼓音聲的藝術隱喻
國家在場與地方戲曲保護——藝術人類學視野中的宛梆劇種研究之一
野臺京曲:日據時期京班參與臺灣民間演劇及其文化意義
彝族花鼓舞民間自組織“花鼓會”的結構與功能
“本性恐懼”與“擬制從容”:人類學視域下西南少數(shù)民族
喪葬舞蹈的功能與文化研究
逃逸與融合:山地社會里的非遺傳承——以三岔儺戲為例
第四部分 民俗文化研究
敦煌女性觀音圖像敘事與民間傳說敘事的互動與文化傳播——兼談我國觀音信仰的本土化與女性化
數(shù)碼時代的口頭傳統(tǒng)——以“關于兔子的一些笑話”為例
被凝視與表演的文化傳承及重構——以景頗族文化展演中的視覺藝術分析為例
新賓滿族自治縣薩滿音樂研究
文化重建與歷史記憶:三個民歌傳人的當下觀察
達斡爾族民歌“哭腔”的文化根基與內涵
土族婚禮儀式區(qū)域特征的音樂人類學研究
壯族歌圩的變遷與運作——以廣西田陽敢壯山歌圩為例
土家族喪葬儀式吹打樂的人類學闡釋
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自我傳承與對外傳播——以海外唐人街色彩為例
藝術人類學視閾中的河洛“獅子鼓”文化生態(tài)研究
當代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文化的重構與認同——以藏族音樂為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