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網(wǎng)絡傳播中的版權侵權責任比較研究

網(wǎng)絡傳播中的版權侵權責任比較研究

網(wǎng)絡傳播中的版權侵權責任比較研究

定 價:¥53.00

作 者: 龍井瑢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200705 出版時間: 2018-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網(wǎng)絡傳播引發(fā)大量版權侵權,如何劃分相關行為人的版權責任?間接版權侵權責任作為一種責任形式又如何在新技術時代發(fā)揮作用?《網(wǎng)絡傳播中的版權侵權責任比較研究》通過詳細分析美國、英國和中國版權法與侵權法在上述問題中的適用,揭示三個國家在司法實務中的趨同與分歧。例如,司法判定主要集中于對主觀意圖、引誘行為以及幫助行為等要素的認定成為共同趨勢,但在直接侵權與間接侵權的劃分路徑上差異明顯?!毒W(wǎng)絡傳播中的版權侵權責任比較研究》對此的分析從兩種不同的網(wǎng)絡接入平臺技術展開:搜索引擎和P2P文件共享網(wǎng)絡。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善意技術”和“無良技術”的代表,兩種技術在不同國家面臨著不同命運,折射出在考慮社會福利以及與之相連的各方所承擔的損失風險的情況下,法律對版權人、技術提供者和公眾利益進行平衡的不同考量。在侵權法中尋找間接版權責任的侵權法理依據(jù),作者認為,在版權權利不斷擴張的趨勢下,必須以侵權法上的注意義務為核心,在現(xiàn)代過失侵權責任體系中尋找構建間接版權責任的理論框架。

作者簡介

  龍井瑢,法學博士(Aberystwyth University),西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西北大學法學院知識產(chǎn)權法方向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版權法、網(wǎng)絡法。近年來,主持省部級研究課題“網(wǎng)絡傳輸中版權間接侵權責任利益平衡機制研究”、“陜西省文化符號的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司法保護調查”。出版學術著作《新媒體時代的版權與技術》(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6年),譯著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中國文化導論》(張豈之),德國Springer出版社,2016年);獨立翻譯完成“中國古代政治、法律和選官制度”一章,該譯著獲得西安市2016年度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在英文學術期刊IIC(Review ofl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Law)發(fā)表論文DifFerent Solutions for Similar Questions:Hyperlinks and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to thePublic in China and the EU(2018)。在國內學術期刊《法學雜志》、《河北法學》等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向公眾提供行為與直接侵權
一、問題產(chǎn)生的背景
(一)數(shù)字傳播技術和向公眾提供行為
(二)新傳播技術徹底改變了文化消費的語境
二、直接侵犯獨占權
(一)復制權與向公眾提供行為
(二)發(fā)行權與向公眾提供行為
(三)國際條約中的向公眾提供權
三、“向公眾提供行為”在美國版權法上的定性
(一)美國版權法上的復制權、公開表演權以及展覽權
(二)美國版權法上的發(fā)行權
四、英國版權法上的向公眾傳播權
(一)歐盟向公眾傳播權中“公眾”的含義
(二)“新公眾”標準的確立
(三)2003年前英國版權法對傳輸行為規(guī)制
(四)2003年《版權與相關權條例》中的電子傳輸權
五、中國的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
(一)中國版權法上的表演權、廣播權與網(wǎng)絡傳輸行為
(二)中國版權法中的復制權與網(wǎng)絡傳輸
(三)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向公眾提供權)
六、小結
第二章 間接版權責任在美國和英國的擴張
一、P2P文件共享網(wǎng)絡、搜索引擎與“向公眾提供行為
(一)P2P文件共享網(wǎng)絡與”向公眾提供行為
(二)搜索引擎和鏈接
二、美國的司法路徑
(一)P2P文件共享網(wǎng)絡上傳行為人直接侵犯發(fā)行權
(二)P2P文件共享網(wǎng)絡服務商的間接版權責任
(三)搜索引擎的間接版權責任
三、英國的司法路徑
(一)第一代P2P文件共享網(wǎng)絡中的直接侵權與授權責任:
Newzbin案與Newzbin2案
(二)第三代P2P文件共享網(wǎng)絡的直接侵權責任和授權責任:
The Pirate Bay案
(三)搜索引擎直接侵犯版權
四、小結
第三章 “向公眾提供行為”與中國的共同侵權責任
一、非法網(wǎng)絡傳輸——中國版權保護的新戰(zhàn)場
二、中國侵權法中的共同責任
(一)中國侵權法和版權法中的共同責任
(二)共同侵權人的過錯
三、P2P文件共享服務提供商:直接侵權人還是共同侵權人?
四、搜索引擎:直接侵權者還是共同侵權人?
(一)不構成直接侵犯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百度案”及其他
(二)搜索引擎的共同責任:雅虎中國案和泛亞案
五、比較
(一)“新公眾標準”與“實質呈現(xiàn)標準
……
第四章 直接和間接侵犯向公眾提供權的抗辯
第五章 英國的禁止令救濟規(guī)則
第六章 版權間接侵權責任功能的侵權法分析
結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