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新論》在1709年出版于都柏林(Dublin),那時貝克萊年方24歲,在他的《備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此書出版許久以前,他就曾細想過視覺的本性。《視覺新論/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主旨在于給他以后所發(fā)表的《人類知識原理》作一個引子。貝克萊在此時正要把他在獨立批評洛克以后所發(fā)現(xiàn)的物質新說(唯心論)公布于世。但是他不曾頓然宣布了"存在即知覺"的新思想,因為那種思想已經(jīng)離常人的思想太遠了。他只逐步來揭開這種秘密。他在這部書中只吐露了他的一部分新思想。他只指示出,所見的現(xiàn)象,在嚴格的意義下,是在心中的,至于可觸的對象,則他權且假設它們是在心外的。《視覺新論/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主要論點,在于(1)證明我們由什么方式借視覺來知覺物象的距離、體積和位置,并且在于(2)考察視覺觀念和觸覺觀念有什么差異,而且考察它們是否有任何公共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