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地方史志那時沒有紅海灘

那時沒有紅海灘

那時沒有紅海灘

定 價:¥58.00

作 者: 劉仁剛
出版社: 遼寧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5095291 出版時間: 201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段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歷史:部分干部、知識分子攜家?guī)Э诘睫r(nóng)村插隊落戶,但這段歷史應(yīng)該被“回顧”,否則歷史并不生動,也不完整;這是一批已經(jīng)被遺忘了的人群:被編為22個大隊的“五七戰(zhàn)士”和他們的子女,沒被人“銘記”的他們,曾經(jīng)在半世紀前就化作奠基盤錦的粒粒碎石;這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城市:它的發(fā)展速度和綜合實力已處在全省前列,但我們始終難忘它先前的名字“南大荒”;這是一個讓人依戀的地方:蘆葦蕩、蟹故鄉(xiāng)、金稻浪、紅海灘,但除了行跡匆匆的游客,還有更多的守望者、管理者和建設(shè)者。《那時沒有紅海灘》,獻給已經(jīng)故去的“五七戰(zhàn)士”前輩;謹以此書,獻給逐漸步入老年的“五七戰(zhàn)士”子女;謹以此書,獻給盤錦的拓荒者、建設(shè)者和守望者;謹以此書,獻給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的四十周年。

作者簡介

  劉仁剛,祖籍大連,1955年出生于沈陽。1970年3月,年僅15歲跟隨父母去盤錦插隊落戶三年:1974年赴鐵嶺縣鎮(zhèn)西堡公社下塔子大隊當(dāng)知青四年;1977年成為恢復(fù)高考首屆大學(xué)生,畢業(yè)后供職于中國建設(shè)銀行總行。為西安碑林博物館名譽館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金融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野草詩社副理事長,《當(dāng)代金融家》欄目作家,中國傳媒大學(xué)、四川美術(shù)學(xué)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學(xué)經(jīng)濟管理學(xué)院兼職教授,高級經(jīng)濟師,經(jīng)濟學(xué)博士,享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引子
第一篇 一方熱土
盤錦記憶
一、那時還叫“盤錦墾區(qū)”
二、真的是“一馬平川”
三、“南大荒”與“北大荒”遙相呼應(yīng)
四、一個“善變”的地方
五、兩片“渤海”,一座“盤山”
六、貴在“兩河水兒”
七、種稻谷、產(chǎn)魚蝦,沒人叫“魚米鄉(xiāng)”
八、一片片泛白的鹽堿地
九、人畜共飲的水泡子
十、拱屋頂?shù)耐僚鞣?br />十一、石頭打底磚拉帶編笆掛椽子
十二、房東大嬸的“噶呢”聲
十三、小隊間太遙遠
十四、“統(tǒng)一”后面是“鴨子廠”
十五、第一次去“趕集”
十六、大隊部好比今日的王府井
十七、盤山、大洼“涇渭分明”
十八、蘆葦蕩,那是盤錦的“特產(chǎn)”
十九、筒鍬,以后再沒有見過
二十、人海口、三角洲、灘涂
二十一、那時沒有“紅海灘”
歷史長歌
二十二、“國運”“家運”
二十三、又當(dāng)了一回“遼老大”
二十四、這種極端做法全國罕見
二十五、可怕的傳言
二十六、那一天真的“刻骨銘心”
二十七、我家是純正的“城里人”
二十八、落差
二十九、不用爭,水田一定比旱田累
三十、最怕被數(shù)落
三十一、新鮮感,已漸漸退去
三十二、逞能
三十三、盤錦當(dāng)年的“新四軍”
三十四、老何家,老邱家,老劉家
三十五、“五七戰(zhàn)士”的裝束比農(nóng)民還“農(nóng)民”
三十六、老房東王煥章一家
三十七、那才是“寵物”
三十八、拳頭大的西瓜
三十九、喂豬、喂雞都有“城鄉(xiāng)差別”
四十、“派飯”“幫工”
四十一、五谷不分,從識別稗草開始
四十二、“達綱要”“過黃河”“跨長江”“超千斤”
四十三、供銷社
四十四、大隊來了知識青年
四十五、讀了兩年“戴帽”中學(xué)
四十六、第一次“題字”
四十七、桃李滿天下的孫老師
四十八、挑燈召開動員會
四十九、大洼見劉叔
五十、在盤錦聽到的“九一三”事件
第二篇 崢嶸歲月
遭點“好罪”
五十一、溝幫子遇到“佘太君”
五十二、荒唐的“好人不下鄉(xiāng),下鄉(xiāng)沒好人”
五十三、那是個“謹言慎行”的年代
五十四、一年兩次風(fēng),一次刮半年
五十五、四擔(dān)水一滿缸
五十六、廁所在哪兒呢
五十七、滿墻標語激發(fā)滿懷豪情
五十八、哦,這就是“披星戴月”
五十九、無處不在的“風(fēng)險”
六十、半夜蛙叫
六十一、曾經(jīng)也在“壟上行”
六十二、早已忘了飯點
六十三、“小咬”真厲害
六十四、從“兩頭撅”到“換肩挑”
六十五、蘆葦更像“刀叢”林立
六十六、稻田里的螞蟥太嚇人
六十七、曾經(jīng)累得咯血
六十八、家里口糧也亮起過“紅燈”
六十九、羨慕別人的摸魚技術(shù)
七十、“赤腳”隊長
七十一、在稻區(qū),黃豆更稀罕
七十二、鐘聲
七十三、盤錦過春節(jié)
七十四、大姐給我買了件“滌卡”
七十五、“萬能”的農(nóng)膜-
七十六、“五七戰(zhàn)士”成了“八大員”
七十七、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
七十八、姥姥“不放心”
留下芳華
七十九、趴在窗外的小“老虎”
八十、妹妹與何丫是閨密
八十一、近一年的“長征路”
八十二、驚險學(xué)騎車
八十三、我與三姐
八十四、她倆畢業(yè)于“清北”
八十五、毫無意義的“轉(zhuǎn)點”
八十六、野菜“價更高”
八十七、難忘陳曉蘭
八十八、為什么都以“新”來命名
八十九、記得那篇文言文
九十、講擔(dān)當(dāng)?shù)谋9軉T
九十一、互不相識的“戰(zhàn)友”
九十二、牽驢磨米
九十三、與表哥表姐相會在盤錦
九十四、“九年一貫制”?
九十五、去趟縣城也是“夢”
九十六、少了張當(dāng)年的全家福
九十七、黑板報前展“才華”
九十八、劉福安的字真好
九十九、不該忘了“還鄉(xiāng)青年”
一〇〇、家升“三讓”名額
一〇一、誰也別笑話誰,基本都是“留級生”
一〇二、命中注定“二進宮”
第三篇 難忘“鄉(xiāng)愁”
魂牽夢繞
一〇三、為什么會記住盤錦
一〇四、盤錦,四溢醇香的“一壺老酒”
一〇五、盤錦與我的工作“對口”
一〇六、不知“建市”在哪一年
一〇七、這病根是在盤錦落下的
一〇八、張群帶給我一袋河蟹
一〇九、不便打擾劉家升
一一〇、始終買盤錦大米吃
一一一、成都也有鲇魚?
一一二、“知青總部”,留給“無家可歸”的人
一一三、一定看看鴨子廠
一一四、當(dāng)年不打井,原因只一條
一一五、那天趕上知青“返鄉(xiāng)”
一一六、總行有個“遼河油田子弟”
一一七、繞道盤錦是“私心”作祟
一一八、好想“認領(lǐng)”一畝地
一一九、真是老天“長眼”了
一二〇、家升做了一件“善事”
一二一、再盤一次腿,再上一回炕
一二二、當(dāng)我第一次看到“紅海灘”
一二三、讓妻女也感受一下這片土地
一二四、“想家”的可不止我一個
一二五、我向遠處的“河南”大橋行注目禮
一二六、《見到你們格外親》
一二七、我默默地注視著盤錦
第二故鄉(xiāng)
一二八、堿蓬草,你哪里跑
一二九、Cheers!以粥代酒
一三〇、松原、東營、大慶,還是像克拉瑪依
一三一、240余種飛禽,鳥的天堂
一三二、李長貴——唯一健在的老一輩
一三三、稻田蟹,蟹田稻,哪種說法更準確
一三四、第一次回去,吃的“全聚德”
一三五、當(dāng)?shù)厝说奈惨粼趺礇]了
一三六、馬兒啊,你慢些走
一三七、“摩登”的稻田
一三八、我到盤錦,不是為了“紅海灘”
一三九、才露“家底”
一四〇、哪“冒出”那么多好東西
一四一、感覺起點比較高
一四二、重要的,是看“氣質(zhì)”
一四三、哪里尋找48年前的腳印
一四四、以后坐高鐵“回家”
一四五、家升,請給我弄一張盤錦地圖
一四六、盤錦啊,你不會又劃歸營口吧
一四七、我看那段歷史
第四篇 擁抱盤錦
多彩盤錦
一四八、“五色”,還不夠全面
一四九、他們的口頭語“老好了”
一五〇、朱恩東其人
一五一、曉月
一五二、土坯房換成了“北京平”
一五三、城市干凈,靠的是市民
一五四、我為村干部“出點子”
一五五、該上“舌尖”的豈止一個蒲筍
一五六、娟子急了
一五七、水稻能賣幾個錢
一五八、河蟹、葦編也有了博物館
一五九、央視的“??汀?br />一六〇、畫廊老板不像是“裝”的
一六一、沏鐵觀音的,是泉州姑娘
一六二、多元文化助燃多彩盤錦
一六三、向海大道通向海洋
一六四、我能否買張盤錦“月票”
一六五、這個“比例”真不算高
一六六、歷史,只剩下當(dāng)年的名字
一六七、周日去的美術(shù)館
一六八、商會三個“討字人”
一六九、“新農(nóng)村”,盤錦夠格
一七〇、盤錦有的寫
一七一、偉哉,遼河碑林
一七二、居然成了溫泉之鄉(xiāng)
一七三、“江南風(fēng)情園”,比例1:1
我會再來
一七四、未解之謎:“紅海灘”是誰建起來的
一七五、這個燈展夠“國際范兒”
一七六、你知道什么是盤錦的“主業(yè)”嗎
一七七、找回自信,是盤錦的貢獻
一七八、有誰見過毛主席書寫的《將進酒》
一七九、遲來的相聚
一八〇、誰會聯(lián)想到“南大荒”
一八一、還差一個“古代館”
一八二、我寫了一幅“難忘那片‘紅海灘’”
一八三、這微信得加
一八四、最有“含金量”的兩個榮譽
一八五、盤錦的“農(nóng)家樂”格外香
一八六、走進“蟹都”
一八七、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一八八、啥時候“開張”,我等著
一八九、羨慕這些后生
一九〇“盤錦”,難道這名字就是“藍圖”
一九一、后悔沒帶攝像機
一九二、站在“最北海岸線”旁
一九三、不愁盤錦的底蘊不夠
一九四、創(chuàng)作一部組詩提上日程
一九五、熱鬧的背后
一九六、風(fēng)都“不好意思”再刮了
一九七、這個約定不是“戲言”
一九八、《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
一九九、200個小短篇究竟想說什么
二〇〇、這本書只送不賣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