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朱曉彧
緒論
章媒介儀典的儀式性與言說性——《感動中國》敘事方式解讀
一、儀典與社會生活——《感動中國》儀式性分析
(一)儀典概念分析
(二)儀典與社會生活
(三)《感動中國》對中國儀典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
二、《感動中國》——媒介儀典“言說”敘事的典范
(一)《感動中國》頒獎典禮的“言說”敘事
(二)頒獎詞——頒獎典禮“言說”敘事的聚焦點
(三)人物獲獎名片——頒獎詞意蘊的濃縮與升華
(四)推選委員評價“言說”敘事的表達效果
(五)引經據典——感動印象“言說”敘事的修辭策略
第二章以經典作為“言說”依據——《感動中國》弘揚中華民族的“崇德”觀念
一、經典之“關鍵詞”——《感動中國》評價人物的“言說”依據
(一)孫水林、孫東林:獲獎名片是“信義兄弟”
(二)王萬青:獲獎名片是“仁者”
(三)孟佩杰:獲獎名片是“孝女當家”
(四)陳斌強:獲獎名片是“孝更絕倫足可矜”
(五)謝延信:獲獎名片是“有信延信”
(六)鐘期榮、胡鴻烈夫婦:獲獎名片是“樹仁立德”
(七)劉盛蘭:獲獎名片是“崇仁厚德”
(八)胡忠、謝曉君夫婦:獲獎名片是“義薄云天”
(九)王峰:獲獎名片是“忠義感乾坤”
(十)梁益建:獲獎名片是“推誠結仁愛”
二、經典之“崇德”觀念——《感動中國》的敘事主題
(一)以科學報效祖國——《感動中國》對愛國精神的弘揚
(二)仁者愛人——《感動中國》宣揚傳統美德之仁愛精神
(三)廉潔清正、克己奉公——《感動中國》彰顯的為官之德
(四)堅守正義、無私無畏——《感動中國》呼喚道義與良知
三、《感動中國》彰顯“崇德”觀念的現實意義
(一)“崇德”觀念的歷史淵源
(二)《感動中國》弘揚“崇德”觀念的現實意義
第三章《感動中國》引經據典折射的傳統思維模式及表達效果
一、《感動中國》引經據典修辭折射的傳統思維模式
(一)引經據典概述
(二)《感動中國》頒獎詞引經據典之經典案例分析
(三)《感動中國》頒獎詞引經據典修辭折射的傳統思維模式
二、《感動中國》引經據典修辭的表達效果
(一)經典中的“權威性”話語增強媒介儀典的影響力
(二)《感動中國》引經據典加強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
(三)《感動中國》引經據典凝練語言,提高傳播效率
第四章從《感動中國》看媒介儀典的文化構建功能
一、從《感動中國》看媒介儀典的經典傳播功能
(一)《感動中國》構建經典傳播平臺
(二)《感動中國》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
二、從《感動中國》看媒介儀典對民族共同體核心價值觀的構建
(一)《感動中國》凸顯國家符號
(二)《感動中國》構筑公眾道德信仰
參考文獻
附錄:本書作者發(fā)表的研究《感動中國》頒獎典禮的論文目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