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輝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定位與導航、光電信號處理、微納傳感等。主持或參與了包括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前沿科技創(chuàng)新計劃等課題30余項,在慣性傳感領域的合 作研究成果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國際、國內期刊及會議上合 作發(fā)表論文90余篇,獲授 權國家發(fā)明專利18項,合 出版譯著1部。 江明,博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教授、博士生導師,物聯網芯片與系統(tǒng)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副主任、IEEE高 級會員、廣東省通信技術高 級工程師、廣東省“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廣州市首 批“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百人計劃”入選者。博士畢業(yè)于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專業(yè),有多年海外經歷及全球500強通信外企經驗,歷任三星電子(英國)工程師、北電網絡廣東分公司經理與技術主管、新郵通信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兼系統(tǒng)與標準部總監(jiān)等職務。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熟悉4G/5G系統(tǒng)、產品架構及標準,曾主導或主要參與了歐盟FP6/FP7、英國MVCE、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fā)計劃等項目。參與編著由美國Wiley/IEEE出版的專業(yè)著作5部,發(fā)表知名國際期刊與會議論文60余篇,申請國內外發(fā)明專利80余項,提交3GPP國際標準提案400余篇等。韓大海博士,北京郵電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物聯網與傳感器網絡工業(yè)應用領域專家,移動互聯網及智能制造信息化領域專家。近3年,承擔了國家“863”計劃“新一代高可信網絡”重大項目課題“新一代光網絡標準、測試和組網應用研究”子課題;作為負責人和主研人(排名第 二)完成了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結題成績?yōu)椤皟?yōu)”;作為主研人參與完成國家“973”課題1項、國家“863”計劃課題4項、軍口“863”項目5項。已申請發(fā)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2項,參與完成ITU-T標準文稿2篇,出版專著3本,獨立或合作發(fā)表論文SCI檢索10余篇、EI檢索20余篇。 楊愛英,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在光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光通信、室內定位與導航、人工智能。主持和參與多項guo家級項目,包括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共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多次應邀在國際會議上做報告,獲授 權國家發(fā)明專利20余項。指導的博士生、碩士生先后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以及優(yōu)秀畢業(yè)生稱號。張民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光電信息學院副院長、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光通信系統(tǒng)與網絡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先后承擔了guo家級科研項目10余項,牽頭建設了guo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Electronic Systems。發(fā)表SCI論文100余篇,發(fā)明專利授權40余項,在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10余次。先后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師德先鋒、霍英東基金高校青年教師獎,并獲得教育部、中國通信學會等科技進步獎1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