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是共有產權機制在產權型保障住房中的實現(xiàn)形式之一,既能起到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的作用,又有利于保障家庭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務、實現(xiàn)“安居樂業(yè)”,并能有效防范“福利依賴”和投資性購房。上海經過十年左右的實踐和理論探索,有經驗也有困難,制度設計的合理性與管理機制的科學性是保證住房保障政策有效性的兩個必要條件。 本書結合作者近年來對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跟蹤研究,對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主要理論考慮、近十年實踐中的主要做法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包括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申請審核、住房建設、供應分配、后期管理等。同時,對上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未來發(fā)展可能遇到的困難、其他地區(qū)實施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書中部分內容也結合了英國共有產權住房、新加坡組屋和我國香港居屋的一些運行機制分析,以說明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機制設計的考慮因素。 全書對上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向非戶籍人才供應、廉租住房與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租售轉化”也進行了分析。全書主要內容均為作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包括作者主持的社會調查,如對上海新市民居住意愿及對共有產權住房認識的調查,對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家庭后期使用情況的調查等,以及在共有產權住房支持與廉租住房支持的社會效果比較、上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運行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為共有產權住房在我國的實踐和發(fā)展提供參考。 本書適合房地產經濟、社會政策、住房政策研究人員,城鄉(xiāng)建設與住房管理部門管理人員等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