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針灸辭典(第2版)》共收詞目5000余條,包括經絡、腧穴、針法、灸法、針灸器具、治則治法、配穴、常見病針灸治療、歷代針灸人物、著作、歌訣及與針灸有關的基本理論術語、解剖名稱等。其中正詞目3890條,內容相同、一意數名的副詞目1200余條?!吨袊樉霓o典(第2版)》的簡化字采用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簡化字總表》,并參考《新華字典》《辭海》等按音序編印。詞目按漢字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編排,如“阿是穴”,在“阿”字的條目下查找,聲母相同者,按韻母的順序排列;字音相同者,按聲調(-、/、V、\\)排列;字音及聲調都相同者,按詞目的第二個漢字的讀音排列,依此類推。結合實際,改變了中醫(yī)文獻個別用字習慣,如釋文中有關體腔器官,一律用“臟腑”,而不用“藏府”。另外,為便于查閱古籍文獻,收藏的詞目保留了部分古體字、異體字及非標準名詞?!吨袊樉霓o典(第2版)》釋文力求簡明準確,言之有據,一般均引用較早的文獻,近代出版的詞目則按有關文獻及臨床實踐扼要介紹,屬不同類型的詞義,按一、二、三次序排列分述,如髀關,“一、部位名?!薄岸?、經穴名?!睂ν活愋偷牟煌屃x,則按①、②、③方式排列分述。釋義內容以與針灸學有關的為主,其他從略?!吨袊樉霓o典(第2版)》中穴位名稱的著錄方式均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部針灸穴名國際標準化科學組會議審定通過的《標準針灸穴名》和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1990年6月7日批準,1991年1月1日實施的《經穴部位》,耳穴采用1993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耳穴名稱與部位》。所用計量單位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數字使用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1995年12月13日頒布的《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guī)定》。但在文獻記載、引用古醫(yī)籍原文中計量單位仍保留原貌,以便于讀者正確理解原意。為增加《中國針灸辭典(第2版)》的信息含量及檢索功能,本辭典還編有詞目筆畫索引、詞目分類索引、歷代針灸大事表、經絡穴位圖、針灸歌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