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記錄雜技藝術民族瑰寶,多視角反應雜技藝人走江湖的故事。 這是一幅給世人帶來視覺盛宴,被時代風雨沖刷刀刻的雜技藝人群雕。1949年深秋,張富忱在北京開完第一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第一屆文代會),作為全國戲曲改革委員會領導成員,他按照周恩來副主席指示精神,盡快成立中華雜技團,出訪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他翻開全國各地藝術家名錄,在群星璀璨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眼底,她就是被雜技界譽為大把式的紅玉。一個七歲孤兒,喜歡念書,能把三字經,千字文,幾百首唐詩倒背如流,卻被迫流落江湖,被馬戲班主殘酷虐待,幾經生死幾番抗爭,念書的夢想在殘酷現(xiàn)實中破滅,心愛的人在皖南事變中壯烈犧牲。經歷半個世紀的艱苦歲月,成長為名震全國的著名雜技表演藝術家,成為新中國中華雜技團一員,跟隨出訪蘇聯(lián)及歐洲各國,去抗美援朝前線慰問志愿軍戰(zhàn)士,為祖國雜技文化事業(yè),奉獻畢生精力。她的成長史和國家民族興衰史緊密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