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伊朗通史

伊朗通史

伊朗通史

定 價:¥88.00

作 者: 哈全安 著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2029383 出版時間: 202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45 字數:  

內容簡介

  伊朗的歷史傳統(tǒng)源遠流長,廣袤的高原熱土孕育了璀璨奪目的古代文明。公元前后,波斯帝國雄踞中東大地長達千年之久。其后數百年間,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蒙古人的金戈鐵馬馳騁在扎格羅斯山與阿姆河之間的蒼茫原野,域外族群粉墨登場。自薩法維王朝起,伊朗地緣政治版圖漸趨固化,什葉派的皈依儼然成為凝聚伊朗民族情感和宗教政治認同的精神紐帶。愷伽王朝末期,現代文明曙光乍現,傳統(tǒng)秩序的冰山已然露出融化的跡象。進入20世紀,伊朗經歷現代化的長足發(fā)展,憲政革命、白色革命和伊斯蘭革命堪稱伊朗現代化進程的歷史坐標。洶涌澎湃的民眾運動迎來了伊斯蘭共和國冉冉升起的絢麗霞光,伊朗歷史由此邁入嶄新的時代。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哈全安,1961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回族,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yè),1991年在東北師范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先后受聘華東師大紫江學者講座教授和浙江大學文科領軍人才,現任天津師范大學教授,天津市政協(xié)常委,天津市政協(xié)文化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入選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和天津市首批131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工程第一層次,獲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和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主講《世界上古中古史》入選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西亞非洲》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所著《中東史610-2000》獲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著作獎,名列《中國高被引圖書年報》(2010-2014)世界歷史學科排行榜榜首。

圖書目錄

前言

一、 自然環(huán)境

二 、族群與宗教

三、 歷史長河

第1章 源遠流長的古代文明 

第1節(jié) 史前文化與早期文明 

一、史前文化 

二、埃蘭文化

三、 庫提人和加喜特人

四、雅利安人的到來

五、米底王國 

第2節(jié) 阿黑門尼德王朝 

一、阿黑門尼德王朝的起源

二、領土擴張

三、帝國與行省

四、寬容與多元

五、瑣羅亞斯德教

六、波斯與希臘的戰(zhàn)爭

第3節(jié) 亞歷山大東征與塞琉古王朝統(tǒng)治下的伊朗 

一、亞歷山大東征 

二、塞琉古王國統(tǒng)治下的伊朗 

第4節(jié) 阿爾薩息王朝 

一、阿爾薩息王朝的興起 

二、阿爾薩息王朝與羅馬人的戰(zhàn)爭

三、阿爾薩息王朝的歷史地位

 

第5節(jié) 薩珊王朝

一、王位的繼承

二、王權與國家

三、宗教生活

四、薩珊王朝與羅馬-拜占庭帝國之間的戰(zhàn)爭

第2章 異彩紛呈的中世紀

第1節(jié) 從麥地那哈里發(fā)時代阿拉伯人的征服到倭馬亞王朝的統(tǒng)治

一、麥地那哈利時代阿拉伯人的征服

二、倭馬亞王朝統(tǒng)治下的東方

第2節(jié) 從阿拔斯運動到呼羅珊起義

一、阿拔斯派的興起

二、倭馬亞時代的呼羅珊

三、阿布·穆斯林與呼羅珊起義

第3節(jié) 阿拔斯王朝前期政治重心的東移與政治舞臺的波斯元素

一、阿拔斯王朝前期政治重心的東移

二、阿拔斯王朝前期政治舞臺的波斯元素

三、艾敏與馬蒙的內戰(zhàn)

第4節(jié) 阿拔斯哈里發(fā)治下的伊朗土著王朝

一、塔希爾王朝

二、薩法爾王朝

三、薩曼王朝

四、加茲尼王朝

五、白益王朝

第5節(jié) 來自東方的主宰者—塞爾柱蘇丹國

一、塞爾柱人的崛起

二、從阿勒卜·阿爾斯蘭到馬立克沙

三、塞爾柱蘇丹國的解體

第6節(jié) 蒙古西征后的伊朗

一、伊爾汗國

二、帖木兒帝國

三、土庫曼人的王朝

第7節(jié) 中世紀的波斯文化

一、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的波斯學者

二、波斯語的復興與 波斯文學的(dian feng)

第3章 從薩法維王朝到愷加王朝

第1節(jié)  薩法維王朝的興衰

一、薩法爾王朝的起源

二、王位的繼承與疆域變動

三、君主政治與部族傳統(tǒng)

四、宗教政治與教俗關系

五、社會結構與經濟生活

第2節(jié)  愷加王朝的變遷

一、18世紀的動蕩期

二、愷加王朝時期的國家與社會

三、什葉派伊斯蘭教的發(fā)展

第3節(jié) 傳統(tǒng)文明的暮色和現代文明的曙光

一、西方的沖擊

二、伊朗傳統(tǒng)經濟社會秩序的衰落

三、19世紀的新政舉措

四 、憲政思想的萌生

五、社會矛盾與反對出讓煙草專賣權的民眾運動

六、1905-1911年憲政運動

第4章 巴列維王朝的現代之路 

第1節(jié) 巴列維王朝的建立與禮薩汗時代的世俗化威權統(tǒng)治

一、巴列維王朝的建立 

二、禮薩汗時代的威權政治與經濟社會層面的改革舉措

三、工業(yè)化進程的啟動與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四、禮薩汗在伊朗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

第2節(jié) 1941-1953年議會政治的短暫復興

一、禮薩汗退位后的議會與政黨

二、摩薩臺與1953年民主化運動

第3節(jié) 巴列維國王的白色革命

一、白色革命前的農業(yè)與鄉(xiāng)村

二、白色革命期間的土地改革

三、白色革命與農業(yè)生產

四、工業(yè)化的長足發(fā)展

五、城市化進程

六、人口結構與社會福利

第4節(jié) “發(fā)展的獨裁模式”  

一、威權政治的強化  

二、世俗政黨與君主獨裁 

第5節(jié) 世俗君主制的終結與“頭巾取代王冠的革命”

一、憲政與獨裁的消長 

二、世俗政治反對派

三、教俗關系的嬗變

四、現代伊斯蘭主義思想的社會基礎

五、什葉派現代伊斯蘭主義的先驅

六、阿里·沙里亞蒂的宗教政治概念

七、霍梅尼主義的宗教政治內涵

八、巴列維王朝覆滅的社會根源

九、山雨欲來風滿樓

十、從民眾運動到政治革命

十一、從白色革命到伊斯蘭革命:現代化逆流抑或歷史的進步?

 

第5章 伊斯蘭共和國-伊朗歷史的新篇章

第1節(jié) 法基赫制的建立與教法學家的統(tǒng)治

一、伊斯蘭共和國的憲法

二、霍梅尼時期的伊斯蘭化

三、教法學家的統(tǒng)治

第2節(jié) 后霍梅尼時代的政治理念

一、政治體制的悖論與政治理念的分歧  

二、官方宗教學者之政治理念代表人物-阿亞圖拉葉茲迪 

三、阿亞圖拉蒙塔澤與宗教學者中的持不同政見者

四、塔哈米的政治理念與“宗教民主制”思想

五、世俗知識分子的政治理念與索魯什的“宗教民主制” 思想

第3節(jié) 后霍梅尼時代的政治派系 

一、政治派系的消長與轉換 

二、政黨政治與政治傾向

三、“阿克巴爾沙”與拉夫桑賈尼政府的新經濟政策

四、“阿亞圖拉戈爾巴喬夫”與哈塔米政府的改革舉措

五、政治改革的阻力

六、新左派的崛起與政壇黑馬艾哈邁迪內賈德

第4節(jié) 后霍梅尼時代的選舉政治與民眾參與 

一、常態(tài)化的選舉政治 

二、選舉政治框架下的派系競爭與民眾參與

三、選舉政治的世俗性

四、選舉政治的局限性  

第5節(jié) 經濟社會的長足進步

一、伊斯蘭共和國經濟的發(fā)展

二、城市化進程的延續(xù)與城鄉(xiāng)差距的縮小

三、教育的進步

四、婦女教育的地位的提高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