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們精神領域的空、貧瘠、匱乏和情感的虛無,意義缺乏連續(xù)性。對無聊的形而上學追問主要是針對心靈的-存在的-意義的。所以無聊作為一種模糊的、整體性的情緒,富有形而上學的啟發(fā)性,它是關于原初的動機,是對自我認知的動機。而哲學研究就是要探究這種原初性,以及無聊哲學的不對稱性。無聊作為本真的情緒是情感的不安寧,是對世界整體的追問,是對存在的基本體驗的追問。同時無聊在哲學領域中的研究涉及解釋學,作為解釋工具對所有的生活領域的無聊現(xiàn)象進行研究。本選題借鑒前人的觀點,基于自己的思想脈絡從三個角度建構其哲學通達切入的可能性,即無聊與時間存在、無聊與現(xiàn)代性批判,無聊與自我救贖。在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和今天心理學與人學的多維內涵的基礎上思考如何通達“無聊”的形而上學。嘗試著把無聊這個復雜的題目用哲學的觀點連同作為顯像的文化一起研究,把“無聊”、“虛無”、“空”、“匱乏”作為哲學思考的動機和方式,闡釋無聊作為哲學的處身情態(tài)與意義的關聯(lián);以解釋學的思考呈現(xiàn)無聊與人的生存境遇之間的關系,并對無聊在現(xiàn)代性中的現(xiàn)象進行批判;*后對無聊的自我救贖提出自己的觀點,嘗試指明一條克服無聊、回歸本真自我的真正的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