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概述
1.2 土力學的發(fā)展簡介
1.3 土力學課程與土木專業(yè)和工程實驗的關系
1.4 土力學課程的特點
1.5 傳統(tǒng)土力學的理論矛盾
1.6 傳統(tǒng)土力學與工程實踐的矛盾
1.6.1 平面應變試驗與軸對稱三軸試驗結果對比
1.6.2 土體強度指標摩擦角ψ(真三軸試驗結果)
1.6.3 抗剪強度指標C
1.6.4 土體峰值強度σ01
1.6.5 結構分析結果討論
1.6.6 軸對稱三軸試驗方法的討論
1.7 土力學的改革和發(fā)展需要有新的理論基礎
1.8 新土力學的應用
參考文獻
閱讀參考資料
2 單元體應力狀態(tài)
2.1 概述
2.2 空間應力狀態(tài)
2.3 從主應力狀態(tài)求斜截面應力
2.3.1 從主應力空間應力狀態(tài)(σ1,σ2,σ3)求斜截面應力
2.3.2 主剪應力τ12、τ3和τ13
2.3.3 八面體應力(σ8,τ8)
2.4 六面體、八面體和十二面體及相應面上的應力
2.4.1 單剪單元體
2.4.2 雙剪單元體
2.4.3 十二面體主剪應力單元體
2.4.4 等傾單元體
2.5 莫爾應力圓
2.6 應力路徑、雙剪應力路徑
2.7 應力狀態(tài)類型、雙剪應力狀態(tài)參數(shù)
2.8 主應力空間
2.9 靜水應力軸空間柱坐標
參考文獻
閱讀參考資料
3 土體中的應力計算
3.1 概述
3.2 土中的有效應力
3.3 自重應力
3.4 基底壓力
3.4.1 中心荷載作用
3.4.2 偏心荷載作用
3.5 地基附加應力
3.5.1 豎向集中力下的地基附加應力
3.5.2 分布荷載下地基附加應力
3.5.3 空間問題的應力計算
3.6 平面應變問題的附加應力
3.6.1 線荷載
3.6.2 均布條形荷載
……
4 土體強度的基本特性
5 土體統(tǒng)一強度理論
6 統(tǒng)一強度孔隙水壓力方程
7 飽和土和非飽和土有效應力統(tǒng)一強度理論
8 統(tǒng)一強度理論帽蓋模型
9 土的壓縮與地基的沉降
10 土壓力理論
11 條形基礎地基極限承載力的統(tǒng)一公式
12 條形基礎地基臨界荷載
13 圓形基礎地基承載力的統(tǒng)一解
14 邊坡穩(wěn)定性問題的統(tǒng)一解
15 井筒的極限分析統(tǒng)一解
16 合理確定巖土材料破壞準則的新方法
17 新土力學展望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