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機械、儀表工業(yè)機械設計手冊 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

機械設計手冊 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

機械設計手冊 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

定 價:¥48.00

作 者: 聞邦椿 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2020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1647492 出版時間: 202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9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機械設計手冊》第6版 單行本共26分冊,內(nèi)容涵蓋機械常規(guī)設計、機電一體化設計與機電控制、現(xiàn)代設計方法及其應用等內(nèi)容,具有系統(tǒng)全面、信息量大、內(nèi)容現(xiàn)代、突顯創(chuàng)新、實用可靠、簡明便查、便于攜帶和翻閱等特色。各分冊分別為:《常用設計資料和數(shù)據(jù)》《機械制圖與機械零部件精度設計》《機械零部件結構設計》《連接與緊固》《帶傳動和鏈傳動摩擦輪傳動與螺旋傳動》《齒輪傳動》《減速器和變速器》《機構設計》《軸彈簧》《滾動軸承》《聯(lián)軸器、離合器與制動器》《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機架、箱體與導軌》《潤滑密封》《氣壓傳動與控制》《機電一體化技術及設計》 《機電系統(tǒng)控制》《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數(shù)控技術》《微機電系統(tǒng)及設計》《機械系統(tǒng)概念設計》《機械系統(tǒng)的振動設計及噪聲控制》《疲勞強度設計機械可靠性設計》《數(shù)字化設計》《工業(yè)設計與人機工程》《智能設計仿生機械設計》。本單行本為《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主要介紹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概述、串聯(lián)機器人、并聯(lián)機器人、輪式機器人、機器人驅(qū)動系統(tǒng)、機器人用傳感器、機器人視覺、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機器人人工智能、機器人工裝夾具及變位機、工業(yè)機器人的典型應用、服務機器人技術的新進展等內(nèi)容。本書供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維修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工具書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的有關專業(yè)師生使用和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機械設計手冊 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第26篇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

第1章概述

1機器人與機器人系統(tǒng)26-3

11機器人26-3

12工業(yè)機器人26-3

13服務機器人26-4

2機器人專用術語26-5

21有關機械結構、幾何學和運動學的
術語26-5

22有關編程、控制和安全、性能、感知與
導航的術語26-5

23機器人的分類26-8

3工業(yè)機器人性能規(guī)范和測試方法26-10

31工業(yè)機器人性能指標26-10

32工業(yè)機器人測試方法26-11

4機器人的新發(fā)展與發(fā)展趨勢26-11

第2章串聯(lián)機器人

1串聯(lián)機器人的結構與坐標形式26-13

11串聯(lián)機器人的結構26-13

12自由度26-13

13工業(yè)機器人運動的坐標形式26-14

2串聯(lián)機器人的結構型式及其特點26-14

3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26-15

31基本定義26-15

32機器人運動學正問題26-16

33機器人運動學逆問題26-17

34變換方程26-17

35微分關系式26-17

351微分平移變換26-17

352微分旋轉變換26-17

353動系與固定系之間的微分變換
關系26-17

36雅可比(Jacobian)矩陣26-17

361雅可比矩陣(簡稱J陣)26-17

362雅可比逆陣26-18

37機器人動力學問題的常用分析
方法26-18

371拉格朗日法26-18

372牛頓歐拉法26-18

373機器人動力學的正問題26-19

4工業(yè)機器人的工作空間及與結構尺寸的
相關性26-19

41機器人的工作空間26-19

42確定工作空間的幾何法26-19

43包容正方體26-20

44工作空間與機器人結構尺寸的
相關性26-20

5機器人尺度規(guī)劃中的優(yōu)化設計及關鍵
尺寸的選定26-20

51位置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26-20

511要求使工作空間最小的優(yōu)化
設計26-21

512要求使工作空間最大的優(yōu)化
設計26-21

52尺度規(guī)劃時關鍵尺寸的選定26-21

6機器人整機設計原則和設計方法26-21

61機器人整機設計原則26-21

62機器人本體的設計步驟26-21

7機器人腰部、臂部和腕部結構26-23

71腰部結構26-23

72臂部結構26-23

73腕部結構26-24

74工業(yè)機器人末端執(zhí)行器的結構26-25

8剛度、強度計算及誤差分配26-28

81機器人剛度計算26-28

82機器人本體強度計算26-28

83機器人本體連桿參數(shù)的誤差分配26-28

9平衡機構的計算26-28

91配重平衡機構26-28

92彈簧平衡機構26-28

93氣缸平衡機構26-29

10終端剛度計算26-29

11關節(jié)驅(qū)動力矩計算26-30

111移動關節(jié)驅(qū)動力的計算26-30

112轉動關節(jié)驅(qū)動力矩的計算26-30

12靈巧性指標26-30

121開鏈結構的局部靈巧性26-30

122基于動力學的局部性能評價26-32

123全局靈巧性度量26-32


目錄
目錄
第3章并聯(lián)機器人

1并聯(lián)機器的構型26-33

11并聯(lián)機器人的型綜合26-33

12并聯(lián)機器人的腿結構26-34

132~6自由度并聯(lián)操作手示例26-34

2運動學與動力學26-44

21并聯(lián)機構運動學位置分析26-44

211運動學位置分析逆問題26-44

212正運動學26-44

22速度、加速度與精度分析26-44

3并聯(lián)機構的性能評價指標與奇異分析26-45

31通用公式26-45

32并聯(lián)奇異分析26-46

4工作空間的確定26-46

5靜力學分析和靜平衡26-47

6動力學分析26-48

7并聯(lián)機器人設計問題26-49

第4章輪式機器人

1輪式移動機構概述26-50

11汽車26-50

12工業(yè)車輛26-50

13建筑機械及農(nóng)業(yè)機械等特殊車輛26-50

14醫(yī)療康復機器26-50

15教育、研究、開發(fā)的輪式移動
機構26-52

2輪式移動機構的構成要求26-52

21車體26-52

22車輪26-52

23車輪支承機構26-54

24驅(qū)動機構26-55

3機構學26-55

31車輪機構分析26-56

32轉向26-57

33車輪的旋轉驅(qū)動26-57

34輪式移動機構的穩(wěn)定26-58

4運動學26-59

41與機械手的區(qū)別26-59

42獨立兩輪驅(qū)動26-59

43前輪轉向驅(qū)動26-59

44前輪轉向后輪驅(qū)動26-60

45獨立4輪轉向26-60

46合成型全方位車輪的移動機構26-61

47腳輪型驅(qū)動輪機構的全方位移動26-61

48拖車26-62

5靜力學26-62

51摩擦26-62

52輪式移動機構的行駛阻力26-63

53車輪的驅(qū)動力26-66

6動力學26-67

7控制26-67

71控制基礎26-67

72導航26-69

第5章機器人驅(qū)動系統(tǒng)

1機器人驅(qū)動系統(tǒng)特點26-72

2機器人驅(qū)動系統(tǒng)選用原則26-72

3電液伺服驅(qū)動系統(tǒng)26-73

4氣動驅(qū)動系統(tǒng)26-74

5電動驅(qū)動系統(tǒng)26-75

51直流伺服電動機驅(qū)動器26-77

52同步式交流伺服電動機驅(qū)動器26-77

53步進電動機驅(qū)動器26-78

54直接驅(qū)動電動機26-78

第6章機器人用傳感器

1位移傳感器26-82

11電位器26-82

12光電編碼器26-82

13旋轉變壓器26-83

2速度傳感器26-83

3加速度傳感器26-83

4觸覺傳感器26-83

41接觸覺傳感器26-83

42觸覺傳感器陣列26-84

43滑覺傳感器26-85

5力覺傳感器26-86

51力和力矩的一般檢測方法26-86

52腕力傳感器26-87

6接近與距離覺傳感器26-88

61磁力式接近傳感器26-89

62氣壓式接近傳感器26-89

63紅外式接近傳感器26-89

64超聲式距離傳感器26-90

7陀螺儀26-90

第7章機器人視覺

1概述26-92

2機器人視覺系統(tǒng)的組成26-93

21視覺系統(tǒng)組成26-93

22鏡頭和視覺傳感器26-95

23電氣輸出接口26-97

3機器人視覺圖像處理26-98

31機器人的二維圖像處理26-98

311前處理26-98

312特征提取26-99

313匹配和識別26-100

32三維視覺的分析26-101

321單目視覺26-101

322雙目視覺26-102

323物體的表示及匹配26-102

4機器人視覺系統(tǒng)實例26-103

41二值系統(tǒng)26-103

42灰度系統(tǒng)26-103

43三維系統(tǒng)26-104

第8章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

1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功能、
組成和分類26-105

11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的一般要求與體系
結構26-105

12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26-106

13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分類26-106

2機器人整體控制系統(tǒng)設計方法26-107

21控制系統(tǒng)結構26-107

22控制系統(tǒng)設計原則26-109

23控制系統(tǒng)選擇方法26-109

3幾種典型的控制方法26-109

31PID控制26-109

32滑??刂?6-110

33自適應控制26-111

34模糊控制26-111

35機器人的順應控制26-112

36位置和力控制系統(tǒng)結構26-113

4控制系統(tǒng)硬件構成26-113

5控制系統(tǒng)軟件構成26-116

51軟件構成26-116

52軟件功能26-116

6機器人語言26-118

7機器人離線編程與仿真26-126

第9章機器人人工智能

1智能機器人的含義26-127

11感覺功能智能化26-127

12控制功能智能化26-127

13移動功能智能化26-128

14安全可靠性26-128

2機器人系統(tǒng)的描述26-129

21作業(yè)程序知識26-129

22對象物的知識26-129

23知識表達框架26-130

3機器人行為規(guī)劃26-132

31作業(yè)規(guī)劃26-132

32行動規(guī)劃26-132

4機器人知識的獲取26-135

41學習的分類26-135

42作業(yè)知識的獲取26-136

43圖像理解與環(huán)境知識的獲取26-137

5智能機器人的控制范式26-138

6智能機器人應用前景26-139

第10章機器人工裝夾具及變位機

1定位與工裝夾具26-141

11定位方法及定位器與夾具體26-141

111基準的概念26-141

112工件以平面定位26-141

113工件以圓孔定位26-142

114工件以外圓柱定位26-143

115組合表面的定位26-144

116型面的定位26-144

117夾具體26-144

12手動夾緊機構26-145

13動力工裝夾具26-145

131氣壓和液壓夾具26-145

132磁力夾緊裝置26-152

2機器人變位機26-153

21變位機的種類26-153

22變位機與焊接機器人組合的
工作站26-156

第11章工業(yè)機器人的典型應用

1噴涂機器人26-158

11噴涂機器人的結構26-158

12噴涂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26-158

13直接示教輕動化26-159

131示教輕動化的概念26-159

132影響示教輕動化的因素及解決
途徑26-160

14應用實例26-160

2點焊機器人26-161

21點焊機器人的結構26-161

22點焊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26-162

23點焊機器人應用實例26-162

231機器人工作單元26-162

232機器人生產(chǎn)線26-162

3弧焊機器人26-163

31弧焊機器人的結構26-163

32弧焊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26-164

33弧焊機器人應用實例26-164

4搬運機器人26-165

41搬運機器人的結構26-165

42搬運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26-165

43搬運機器人應用實例26-166

5裝配機器人26-166

51裝配機器人結構26-166

52裝配機器人的驅(qū)動系統(tǒng)26-167

53裝配機器人應用實例26-167

531用機器人裝配電子印制電路板
(PCB)26-167

532用機器人裝配計算機硬盤26-168

6沖壓機器人26-168

61沖壓機器人的結構26-168

611臂結構26-168

612末端執(zhí)行器結構26-169

62沖壓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26-169

63沖壓機器人應用實例26-169

631沖壓機器人在應用中的幾個
問題26-170

632機器人在汽車工業(yè)沖壓加工
中的應用26-170

7壓鑄機器人26-171

71壓鑄機器人結構26-171

72壓鑄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26-171

73壓鑄機器人應用實例26-172

第12章服務機器人技術的新進展

1概述26-173

11服務機器人的分類26-173

12服務機器人的共性技術26-173


2農(nóng)業(yè)機器人26-174

21農(nóng)業(yè)機器人的特點和分類26-174

22農(nóng)業(yè)機器人應用實例26-175

3醫(yī)療機器人26-179

31神經(jīng)外科機器人26-179

32骨科機器人26-180

33腹腔鏡機器人26-182

34血管介入機器人26-183

35假肢和外骨骼機器人26-183

36輔助、康復機器人26-185

37醫(yī)院服務機器人26-186

4水下機器人26-186

41水下機器人的定義與分類26-186

42典型水下機器人26-187

5空間機器人26-189

51空間機器人的定義和分類26-189

52空間機器人實例26-189

6軍用機器人26-191

61軍用機器人的含義與分類26-191

62軍用機器人實例26-191

7家用服務與娛樂機器人26-193

8特種服務機器人26-194

9服務機器人前沿關鍵技術26-196

參考文獻26-19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