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話語研究論叢(2019)》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能源話語的建構研究、能源話語的傳播研究和能源話語的翻譯研究。能源話語的建構研究部分明確了能源話語的定義、分類、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國際能源生態(tài)話語研究的日程;通過石油峰值論的話語嬗變分析,探討了利益、話語和政策三者的互動關系;運用話語空間建構理論分析了特朗普能源政策演講的“自我合法化”建構及其話語策略;采用基于語料庫的話語分析方法,考察了圍繞“可再生能源”“清潔煤”“能源企業(yè)身份建構”等議題所產生的學術話語、知識話語、媒體話語和企業(yè)話語,并探討了這些話語的社會政治經濟實踐。能源話語的傳播研究部分基于傳播學框架理論,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英國、美國、餓羅斯、印度、中東、緬甸等的主要媒體對“中緬油氣管道”“上海原油期貨掛牌交易”“中俄亞馬爾天然氣項目”“中國成功試采可燃冰”等熱點能源事件的新聞報道,通過具體的新聞話語呈現(xiàn),分析了國外媒體尤其是西方媒體對上述事件的報道角度,提煉了報道框架,探討其背后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立場。能源話語的翻譯研究部分通過能源話語文本的翻譯研究,分別探討了話語建構視角下能源翻譯的五個審美標準、科技類文本中模糊性語言的特點及其翻譯策略、翻譯共性理論指導下能源白皮書英譯文的語言特征、石油類科技論文摘要漢譯英的典型問題及翻譯對策?!赌茉丛捳Z研究論叢(2019)》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中國國際能源輿情研究中心的階段性學術成果。該中心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以“能源軟科學”為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建設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學校打造集能源戰(zhàn)略、經濟、政治、輿情于一體的研究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話語研究機構聯(lián)盟”的創(chuàng)始成員,中心一直致力于能源話語和傳播研究,促進中國能源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中國能源的國際話語權和傳播力,助力于中國能源企業(yè)國際化,服務于國家能源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