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我保護機制
自我保護是一種生存技巧
自我保護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內在心理自我保護與人際關系中的自我保護
疏離內在自我的自我保護策略
兩種自我保護之間的平衡
第二章 當自我保護機制變成一種自發(fā)行為
選擇冷漠型伴侶的原因
當自我保護機制成為我們個性的一部分時
第三章 對親密關系、悲傷情緒以及情緒失控的恐懼
學會面對痛苦的情緒
因恐懼而逃避痛苦
無意識地選擇逃避親密關系
第四章 錯誤的模式阻礙通往幸福愛情的道路
總是追求無法觸及的戀愛對象
希望做伴侶的“救世主”
等待一個完美的人
努力讓自己變成那個“對的人”
第五章 理想化的父母
“關注”的兩種形式
對父母的理想化和對自我的理想化
父母的理想化和自我貶低
當我們改變了現實
被遺忘的決定
當我們貶低自己時
期望伴侶彌補童年時期缺乏的關愛
從更加實際的角度看待父母
對父母的理想化會在親密關系中滋生問題
第六章 徹底看透情緒
情緒之間的互相掩蓋
在最表層的內心層面上尋找真實的感受
自我保護機制的回歸
第七章 解除不適宜的自我保護機制
接受專業(yè)咨詢,正視自己的自我保護機制
以刺激和憤怒作為自我保護
悲傷和痛苦
對愛和親密關系的渴望
當今時代與父母的關系
第八章 回歸原本的自我
摘下社交面具
做真實的自己
放棄你所謂的堅持
危機中蘊藏著生機
遠離人生中的痛苦——當我們靠近內在自我時
認知引領我們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致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