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種歷史概貌的描述
第一編 1980年代
一 兒童文學形象的當代演變
二 探尋少年小說新的藝術可能
三 對成人文學的借鑒意識
四 憧憬博大:一種創(chuàng)作現(xiàn)象
五 先鋒作家的激情與反思
六 青春期文學敘事的覺醒
附錄 1980年代發(fā)展態(tài)勢之我見
第二編 1990年代
一 作家與讀者
二 長篇的時代
三 重建經典品質
四 逃逸與守望
五 《我們沒有表》和《六年級大逃亡》
六 兒童文學本體建構與1990年代創(chuàng)作走勢
七 1990:少年小說的藝術風度
八 1996—1997:書寫和閱讀
九 1998—1999:我的閱讀印象
第三編 21世紀
一 2001年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
二 2009年的短篇創(chuàng)作
三 2012年、2013年“周莊杯”的短篇小說
四 2013年的短篇創(chuàng)作
五 探尋兒童文學的藝術新境
六 長篇創(chuàng)作中的童年美學
七 商業(yè)文化精神與童年形象塑造
八 掃描與思考
第四編 個案
一 刊物
(一)《兒童文學選刊》
(二)再論《兒童文學選刊》
(三)《幼兒畫報》與《兒童文學》
二 作家
(一)冰波
(二)班馬
(三)常新港
(四)張嬰音
三 批評家
(一)陳伯吹
(二)周曉
(三)劉緒源
(四)湯銳
附編 對話
原創(chuàng)圖畫書發(fā)展的藝術瓶頸在哪里——2016年8月11日答《文學報》記者金瑩問
堅持文學“批評”的初心和本義——2017年7月16日答《文藝報》記者王楊問
如何評價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2018年9月10日答《中華讀書報》記者陳香問
以兒童文學的力量塑造更好的童年——20侶年11月7日答《文藝報》記者行超問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