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湯因比(Arnold Toynbee, 1889-1975),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出生于倫敦的歷史學世家,畢業(yè)于牛津大學。先后任職于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和英國外交部等機構,1919年和1946年分別以英國政府代表的身份參加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巴黎和平會議。1926年起擔任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部長(一直任職到1953年為止)。1947年3月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1955年退休,辭去倫敦大學教職,專心致力于寫作。由于他在學術上的重大成就,他被選為英國學術院院士。湯因比一生游歷甚廣,著述頗豐。他一反國家至上的觀念,主張文明才是歷史研究的單位,以人的生老病死的現象,來解釋文明的興衰與死亡;他既用哲人的獨特眼光,從宏觀的角度對人類歷史與文明進行廣泛而深刻的探討,又以超凡的敘史才能,以歷史學家的視野對人類歷史與文明進行細致的描述。以《歷史研究》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為他贏得了世界性聲譽,他也因此被譽為“近世以來偉大的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