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史部傳記類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定 價:¥78.00

作 者: 張?zhí)描?/td>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6088603 出版時間: 2019-08-01 包裝:
開本: 其他 頁數(shù): 31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是“民國文學史論”叢書第二輯其中一本。本論著以創(chuàng)作主體“作家”為主要的書寫對象,試圖探掘民國作家抒情審美意識的形成與表現(xiàn)。研究的對象包括20世紀初的王國維、魯迅、周作人,1920年代、1930年代的徐志摩、冰心、沈從文、何其芳及湖畔詩人,1940年代的張愛玲、無名氏、鹿橋及東吳女作家等。本書專論了近30位民國作家,以文本、史料為基礎,以作家心態(tài)與藝術(shù)追求為主軸,解讀他們不受集體、政治、意識形態(tài)制約的個人化書寫。這是一種言志、詩意的追求,是自覺的、大寫的“我”,是自由的、向內(nèi)轉(zhuǎn)的美的寫作,以發(fā)出個人的聲音為鵠的,并且只對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負責。論著以“抒情審美”為切入點,正是希望透過與時代主潮文學的交匯、碰撞、對立與激蕩,描摹出他們跋涉的姿態(tài)及痛苦的心態(tài)。明知純美的彼岸世界難以企及,明知堅持藝術(shù)審美追求的孤獨與寂寞,明知保持作家獨立人格與個性所必須付出的沉重代價,明知強調(diào)文學文體的純粹與**政治現(xiàn)實將會招致誤解與孤立,但這些相對少數(shù)的作家,還是以其實際作為與創(chuàng)作實績,清楚地傳達出“本我”的寫作心態(tài)與姿態(tài)。這樣的寫作心態(tài)與姿態(tài),有其時代的局限性與復雜性,但也可看出這些作家們試圖在困境中突圍而出的決心與勇氣。

作者簡介

  張?zhí)描煟?962年6月生于臺灣地區(qū)新竹。臺灣地區(qū)師范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碩士班畢業(yè),1999年獲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臺灣地區(qū))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學位學程主任、《政大中文學報》主編?,F(xiàn)任(臺灣地區(qū))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臺灣地區(qū))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主編。曾獲臺灣地區(qū)的“中國文藝獎章”“中興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等。學術(shù)研究領(lǐng)域以中國現(xiàn)代文學、澳門文學為主,著有《白馬湖作家群論稿》《現(xiàn)代文學百年回望》《黃遵憲的詩歌世界》《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邊緣的豐饒:澳門現(xiàn)代文學的歷史嬗變與審美建構(gòu)》等十余種;編著有《現(xiàn)代小說概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概論》《大陸當代文學概論》等書;主編《現(xiàn)代文學名家傳記叢書》《臺港地區(qū)澳門文學評論選》等叢書。

圖書目錄

導論:純美的凝望:中國現(xiàn)代作家精神探索的一個面向 / 一、前言 / 二、作家意識與時代任務的復雜構(gòu)成 / 三、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的主潮更迭:新民、啟蒙、革命與救亡 / 四、主潮更迭下的邊緣存在:抒情審美 / 五、凝望純美:中國現(xiàn)代作家艱難曲折的精神探索 / 六、結(jié)語 / 編 民國文學中抒情審美意識的發(fā)生與建構(gòu)章 獨立之價值,純粹的美術(shù)——王國維—蔡元培 / 一、生命多艱的純粹學者 / 二、文學審美的超功利性與獨立價值 / 三、從紅樓到人間:文學審美意識的批評實踐 / 四、從王國維到蔡元培:美育理論的提出與開拓 / 五、美的功利性與純粹性:梁啟超、王國維的選擇與命運 / 第二章 召喚力之美、惡之聲的孤獨者——魯迅 / 0一、孤獨而巨大的文化圖騰 / 二、從主美向主用傾斜的文學功能觀 / 三、力之美的熱烈召喚 / 四、在矛盾對立的煉獄邊緣開出的小花 / 五、戰(zhàn)士的孤獨:在往事重提中自言自語 / 第三章 自己的性情,個人的文學——周作人—俞平伯—廢名—鐘敬文 / 一、苦雨里寂寞的烏篷船 / 二、在載道與言志、文學有用論與無用論間擺蕩 / 三、藝術(shù)的生活,趣味的文學 / 四、沖淡平和的名士風度:俞平伯、廢名、鐘敬文 / 第四章 詩意的追求,美文的典范——朱自清—冰心 / 一、人、文俱美的精神品格 / 二、時代困惑下“哪里走”的彷徨 / 三、“意在表現(xiàn)自己”的美學追求 / 四、以“愛的哲學”為核心的“冰心體” / 五、最后的精神家園:愛、美與真 / 第五章 湖畔的輝光,放情的歌唱——汪靜之—應修人—潘漠華—馮雪峰 / 一、歌笑在湖畔,歌哭在湖畔 / 二、讓愛自由,讓美做主 / 三、放情的唱,把自我融化在詩里 / 四、天真詩國與少年中國 / 五、從“五四”、“五卅”到“五七” / 第六章 愛、自由與美的單純信仰——徐志摩—林徽因—聞一多 / 一、孕育自康橋純美精神的浪漫詩人 / 二、唯美的體現(xiàn),神秘的絕唱 / 三、詩化的散文,云游的旅人 / 四、一個純美主義者的激情:林徽因 / 五、燃燒的紅燭,壯美的詩魂 / 六、戴著腳鐐跳舞,開啟一代詩風 / 第二編 民國文學中抒情審美意識的發(fā)展與轉(zhuǎn)折第七章 邊緣的抒情,田園的牧歌——沈從文—廢名 / 一、人世無常,天才易毀 / 二、從邊城走向京城的素樸鄉(xiāng)下人 / 三、人性之愛與人情之美 / 四、個人聲音與時代洪流間的掙扎 / 五、張兆和:捕捉生命本色與美的憂傷 / 六、廢名:自成一體的詩化小說美學 / 七、能做夢,就代表有自由 / 第八章 寂寞的獨語,畫夢的歌者——何其芳—卞之琳—李廣田 / 一、“何其芳現(xiàn)象”/“何其芳們現(xiàn)象” / 二、青春的預言,寂寞的歡欣 / 三、畫迷離的夢,刻藝術(shù)的意 / 四、從夢中道路到延安窯洞 / 五、瘖啞的夜鶯:一代知識分子的宿命 / 六、卞之琳:寂寞的人,站在橋上看風景 / 七、李廣田:夢是這樣迷離 / 八、詩人付出的代價終究還是詩 / 第九章 海上才女,如虹麗影——施濟美—程育真—楊琇珍—邢禾麗—鄭家璦—湯雪華 / 一、瞬間輝煌:從“東吳女作家群”說起 / 二、園林中的尋夢人:施濟美 / 三、宗教的愛,純真的美 / 四、“愛情”為主與“愛國”為輔的雙愛模式 / 五、逐漸清晰的美麗身影 / 第十章 塔里風情,未央之歌——無名氏—鹿橋 / 一、戰(zhàn)爭文學里的審美藝術(shù)及“異數(shù)” / 二、神秘無名氏,文壇“零余者” / 三、北極風情與塔里女人的愛與美 / 四、戰(zhàn)地鐘聲里的桃花源:西南聯(lián)大 / 五、歌詠愛與美的青春詩篇:《未央歌》 / 六、未央的心愿:尋找一種永遠 / 結(jié)論 “一個人”的文學史:中國現(xiàn)代作家個人化寫作的自覺追求與歷史經(jīng)驗 / 一、不盡是文學的世紀 / 二、抒情之必要,審美之必要 / 三、在歷史漩流中艱難前進的身影 / 四、個人的聲音,文學的永恒 / 參考文獻 / 附錄:60位現(xiàn)代作家文學純美理論或經(jīng)驗自述舉隅 / 后記 / 補記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