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001 \n
PICC定義 001 \n
尖端位置 004 \n
置管技術 005 \n
插管靜脈 006 \n
出口部位 006 \n
中線導管的定義 007 \n
\n
第1章 適應證 011 \n
PICC與中線導管之間的選擇:中心通路vs外周通路 011 \n
PICC與中線導管之間的選擇:應用領域 014 \n
住院患者的PICC和中線導管 014 \n
重癥監(jiān)護患者的PICC和中線導管 021 \n
兒科患者的PICC和中線導管 027 \n
居家照護患者的PICC和中線導管 032 \n
PICC的成本效益和PICC小組 037 \n
醫(yī)院環(huán)境下PICC的成本效益 040 \n
醫(yī)院外PICC的成本效益 043 \n
\n
第2章 置管 045 \n
總體框架 045 \n
手臂超聲解剖原理及超聲引導下穿刺技術 049 \n
上肢靜脈的超聲解剖 049 \n
超聲引導下靜脈穿刺技術 055 \n
置管的準備 058 \n
正確的無菌操作 058 \n
床旁置入與專用設備中置入的對比 059 \n
套管針、長外周套管和中線導管置管 060 \n
PICC置管 068 \n
尖端導航 069 \n
尖端定位 074 \n
PICC置管的基本原則 082 \n
安全置入PICC的SIP協(xié)議 089 \n
PICC隧道置管技術 104 \n
PICC-port置管技術 104 \n
PICC置管時和早期并發(fā)癥的預防 105 \n
穿刺失敗或失敗數次后成功 105 \n
意外神經損傷 106 \n
局部血腫 106 \n
置管時疼痛 107 \n
金屬引導絲和微型引導器送入困難 108 \n
導管送入困難 108 \n
原始異位 109 \n
置管處出血 110 \n
\n
第3章 維護 113 \n
概述 113 \n
PICC以及中長導管出口部位維護 116 \n
防止出口部位出血的措施 116 \n
防止出口部位感染措施 119 \n
防導管移位措施 122 \n
出口部位敷料操作方案 130 \n
定期更換敷料的建議 132 \n
輸液裝置維護 133 \n
沖管和封管 133 \n
輸液管路定期更換的推薦方法 135 \n
多通和輸液接頭維護 136 \n
預防和處理晚期并發(fā)癥的推薦方法 138 \n
出口部位消毒 138 \n
細菌感染 139 \n
導管相關性靜脈血栓 142 \n
成纖維細胞鞘 147 \n
堵管 149 \n
導管內或外破裂 152 \n
\n
第4章 拔管和更換 155 \n
PICC和中線導管拔除 155 \n
適應證 155 \n
建議 159 \n
經導絲更換PICC和中線導管 160 \n
適應證 160 \n
建議 162 \n
\n
第5章 材料和技術方面 167 \n
材料的選擇 167 \n
導管 167 \n
微型引導套件 172 \n
超聲 174 \n
腔內心電定位技術的裝置 175 \n
出口部位維護的材料 177 \n
導管延長管維護的材料 179 \n
PICC和中線導管的非常規(guī)應用 180 \n
腋靜脈置管 181 \n
頸外靜脈置管 184 \n
頸內靜脈置管 184 \n
鎖骨下靜脈置管 185 \n
無名靜脈置管 185 \n
股靜脈穿刺 190 \n
隧道式PICC放置時機與方法 192 \n
cuffed PICC 198 \n
PICC-port 202 \n
\n
結論 關于PICC正確使用的推薦意見 209 \n
\n
附錄I 靜脈輸液的常見藥物 213 \n
附錄Ⅱ 成人血管通路選擇法則 221 \n
附錄Ⅲ 道森的區(qū)域置管法 223 \n
附錄Ⅳ 預防PICC和中線導管并發(fā)癥的指南 227 \n
附錄Ⅴ GAVeCeLT和PICC在意大利的發(fā)展 233 \n
\n
推薦閱讀 239 \n
圖書 239 \n
論文 239 \n
網址 242 \n
\n
索引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