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民族、外交與墓志》共分三部,概要大致如下:第一部,從歐亞史的視角探討唐王朝的建立過程及其背景,分析唐代民族管理及邊境治理的結構。所謂“邊境”,雖然是指相對于中心地帶的周邊外緣地區(qū),但其中所蘊含的問題不僅是地理上的,也涵蓋了社會意識這一方面。此外,作為多民族國家,處于支配地位的民族與被支配民族間的關系也值得關注。第二部,通過文書的交換解析當時唐王朝的外交狀況。作為世界性帝國,其國際性越強,所面臨的外交事件及問題便越多。在唐代實施外交過程中,經常通過“國書”這種形式傳達國家意志和具體想法,其實際狀況如何呢?第三部,首先對近年來大量公開的唐代墓志加以分析,考察墓志文化的特性,這也是正確將墓志作為史料來靈活應用的前提條件。其次,選取若干方具體的外國人漢文墓志,探討其中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