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引言(1)
章索緒爾與喀山學派:音位的符號學價值(1)
(一) 音位的集體心理內涵和意義功能(2)
(二) 音位是聽覺印象(心理現實),而非物質現實(27)
(三) 聲音和文字的熔合:聽覺印象內線性次序與空間形態(tài)的
互化(38)
(四) 結論:心智活動實現符號學價值(49)
第二章索緒爾與保羅:整體語言抑或個體語言(57)
(一) 語言科學研究對象的確定(57)
(二) 符號學(社會集體性):語言學和心理學之間的關紐(60)
(三) 類比創(chuàng)造物是突如其來的結構體(69)
第三章索緒爾與惠特尼:觀念和符號聯想結合的任意而約定俗成的
特性(75)
(一) 語言科學的指向:語言生命的一般規(guī)律和心智體認的抽象
整體(76)
(二) 心智行為的無意識自發(fā)能力與約定的消極意識活動(84)
(三) 語言制度:無意識地造成與遵循(93)
(四) 差異關系:實現任意性與約定性的途徑(105)第四章從語言學史立場闡述索緒爾語言理論(116)
(一) 語法:同時存在的各個單位的系統(tǒng)(117)
(二) 外部語言學:涉及抽象的整體語言但不進入其系統(tǒng)(123)
(三) 文字:言說的整體語言的表象(133)
(四) 抽象的整體語言(la langue):一個單數而普遍化的詞,對一
切具體的整體語言(民族語)都有效(135)
第五章索緒爾“符號學”設想的緣起和意圖(142)
(一) 索緒爾提出符號學設想,意在界定語言學研究對象(142)
(二) 以符號學處理文字,指歸則在處理言說的整體語言(149)
(三) 結論(155)
第六章語言符號的無意識直覺和聯想關系(157)
(一) 構成過程的無意識是語言創(chuàng)生的條件(157)
(二) 專名在無意識中的作用(164)
(三) 語音變化的無意識性和言說者的無意識語言感(170)
(四) 相鄰性聯想和相似性聯想(176)
(五) 語言的雙重性經聯想轉化為同一性(180)
(六) 結論:言說者語言意識造就聯想關系和語言系統(tǒng)(184)
第七章符號的空洞性與充實性(188)
第八章語言的時間及感知問題(199)
(一) 空間的真理是時間(199)
(二) 時間意識中的同一性(201)
(三) 意欲與效果(205)
(四) 解釋:言說者意識的凸顯與語言現象學的濫觴(214)
第九章聲音和文字:索緒爾論薩圖爾努斯詩體(224)
第十章羅蘭·巴特與索緒爾:文化意指分析基本模式的形成(231)
(一) 以語言學模式分析一切意指現象(231)
(二) 句子:意識形態(tài)分析的模型、渠道和對象(237)
(三) 修辭手段:意識形態(tài)的運行特征(241)
結論(247)
附錄(259)
學術的進展和譯名的重定
——關于索緒爾三個重要概念的中譯及其他(259)
索緒爾已刊論著與未刊手稿整理狀況簡目(268)
索緒爾生前已刊的論文、書信及觀點片斷(268)
索緒爾身后由他人整理發(fā)表的函札、論著手稿及學生聽課筆記(269)
§普通語言學研究之部(269)
§傳奇研究之部(271)
§易音鑄詞研究之部(272)
§語音學研究之部(272)
§雜論之部(273)
§函札之部(275)
索緒爾手稿選編及中譯文(279)
主題索引(362)
人名索引(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