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閩山廟會,起源于宋,盛行于明清乃至民國時期,千百年來,其活動地點始終都在文儒坊閩山巷內卓公祠內,故稱閩山廟會。廟會內容和活動項目十分豐富,并成為州城內綜合的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中心。閩山廟會風習相沿成俗,吸引許多人觀賞參與。由于廟會習俗世代相傳,因時增加或調整內容,古代文人學者在史志詩文中多有記述和吟詠,而作為承辦閩山廟會的閩山巷(卓公祠),則也作為展示福州傳統(tǒng)非遺的舞臺出現(xiàn)并傳承至今。本書從閩山巷的產生、閩山廟會社俗、歷史上關于閩山廟和閩山廟會的記述以及詩文碑刻的記載等幾個方面入手,詳細敘述了閩山廟會的傳承和它展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