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影響》在比較深入豐富的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文獻資料,從社會學、教育學、文化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視角,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研究“撤點并校”現象對農村社會文化發(fā)展、延續(xù)和傳承的影響,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從農村社區(qū)文化主體的角度,分析了村小撤離導致村莊文化“空場”的現象——作為農村文化主體的教師離場、學生缺場、村民缺席,使原有的“學校文化+鄉(xiāng)村文化”的農村文化結構走向解體。從離開村莊的學校的角度看,遠離鄉(xiāng)村的農村學校成為圍墻中的文化孤島,實施的是他者化的鄉(xiāng)村教育,它失去了學校的農村文化建設的功能,教師也失卻了鄉(xiāng)村公共性。學校與村莊疏離了,這里產生了區(qū)隔,農村基礎教育在走向“去農化”。在各種類型的城市化加速推進、市場經濟對教育過分侵蝕的大背景下,農村文化在走向衰落。作者點出了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有事實根據的結論。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作者的分析是有根據的,她所運用的文化場域、文化空間、文化主體性的分析視角是恰適的,分析是有深度的,在概念使用上有所創(chuàng)新,該項成果推進了關于“撤點并?!眴栴}的學術研究,相信這會引起對此問題感興趣者的共鳴,也會對政策制定者的反思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