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理論與方法芻議

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理論與方法芻議

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理論與方法芻議

定 價:¥76.00

作 者: 李文 等
出版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5409788 出版時間: 2019-10-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回顧和總結了社會史研究的國內外源流和現(xiàn)狀,特別是2010年以來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異軍突起的背景和態(tài)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為例,闡釋了中國當代社會史的研究對象、學科定位、研究架構、主題主線和分期;介紹了中國當代社會史的研究方法、資料特點,以及國外學者相關研究的借鑒意義。 \n本書主體是2012 年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中國當代社會史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的項目成果,從一定意義上說是中國當代社會史理論的拓荒之作,特別是其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的解讀,不但在中國當代社會史學界獨樹一幟,具有重要的創(chuàng)新意義,而且也豐富了國史研究,推動了國史學科建設。 \n

作者簡介

  李文,籍貫山西,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社會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首席研究員、重點學科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社會史、經(jīng)濟史。主要代表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當代中國社會》《中國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城市化滯后的經(jīng)濟后果分析》《新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成就、經(jīng)驗與展望》等。

圖書目錄

緒?論 001

\n


\n

第一章?社會史的緣起、復興和演進 004

\n

第一節(jié)?西方社會史的興起與流變 004

\n

一、年鑒學派:法國社會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004

\n

二、“歷史社會科學”學派——德國社會史研究的興起及發(fā)展變遷 016

\n

三、英國社會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030

\n

四、美國社會史的研究 040

\n

第二節(jié)?社會史在中國 050

\n

一、興起(20世紀初) 053

\n

二、發(fā)展(20世紀20—40年代) 060

\n

三、沉寂(1949—1978年) 071

\n

四、復興(1978—2000年) 077

\n

五、繁榮(新世紀以來) 101

\n

六、余論 122

\n


\n

第二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與中國當代社會史 133

\n

第一節(jié)?中國當代社會史之崛起 133

\n

第二節(jié)?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的學科定位 139

\n

一、學術界和民間通常語義中的“社會”的內涵 139

\n

二、“社會史”:“小社會”的濫觴 143

\n

三、社會建設:官方文件始有大小社會之分 144

\n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與中國當代社會史 147

\n

第三節(jié)?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的主線和分期 148

\n

一、主線 148

\n

二、分期 149

\n

第四節(jié)?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的基本框架 150

\n

一、社會結構 150

\n

二、社會管理(社會治理) 154

\n

三、社會事業(yè)和民生保障 156

\n

四、社會生活 159

\n

五、社會心態(tài)、社會心理、社會思潮 159

\n

六、其他 160

\n


\n

第三章?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方法 162

\n

第一節(jié)?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的跨學科方法 162

\n

一、跨學科方法在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中的運用 162

\n

二、跨學科研究方法的功效與要求 165

\n

第二節(jié)?社會史研究的口述史學方法 168

\n

一、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中口述史學方法的應用 169

\n

二、口述史學方法的價值與功效 170

\n

三、口述史學方法的缺陷與對策 172

\n

第三節(jié)?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防止“碎片化” 174

\n

一、中國當代社會史的微觀視角 174

\n

二、中國當代社會史的宏觀視角 176

\n

三、宏觀與微觀相結合 178

\n


\n

第四章?中國當代社會史史料概說 181

\n

第一節(jié)?當代社會史史料的特點 182

\n

第二節(jié)?傳統(tǒng)史料的編纂、分類和利用 186

\n

一、檔案館系統(tǒng) 186

\n

二、文史資料系統(tǒng) 189

\n

三、地方志系統(tǒng) 190

\n

四、專業(yè)研究機構系統(tǒng) 192

\n

第三節(jié)?積檔成山:社會史視角下對史料的發(fā)掘、整理與研究 196

\n

一、農村基層史料的搜集與整理 196

\n

二、與城市相關基層檔案史料的搜集與整理 202

\n

三、社會群體史料和個人生活史資料的搜集和積累 204

\n

四、口述史的發(fā)展和口述史資料的積累 207

\n

五、社會調查史料的搜集 209

\n

六、實物史料和影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211

\n

第四節(jié)?當代中國社會史史料搜集的初步思考 212

\n

一、社會史研究與當代中國社會史史料搜集利用的良性互動 213

\n

二、當代中國社會史史料搜集與利用面臨的挑戰(zhàn)與建議 213

\n


\n

第五章?國外的中國當代社會問題和社會史研究 217

\n

第一節(jié)?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國外中國當代社會

\n

????研究的開啟和初步發(fā)展 217

\n

第二節(jié)?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外中國當代社會研究的蓬勃發(fā)展 224

\n

第三節(jié)?新世紀以來國外中國當代社會研究的繁榮 231

\n

第四節(jié)?對國外當代中國社會研究的簡單評論 240

\n


\n

附錄:2010年以來的研究綜述 242

\n

2010年以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學科研究 242

\n

一、學科概況 242

\n

二、學科前沿動態(tài) 243

\n

三、學科建設 248

\n

四、學科發(fā)展前景 250

\n

2013年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綜述 252

\n

一、關于社會建設 252

\n

二、關于社會管理 253

\n

三、關于社會結構 254

\n

四、關于社會生活 255

\n

五、關于社會思潮 257

\n

2014年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綜述 258

\n

一、關于毛澤東的社會建設思想和實踐的研究 258

\n

二、社會建設方面的研究 259

\n

三、社會結構方面的研究 259

\n

四、社會治理方面的研究 260

\n

2015年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綜述 261

\n

一、關于學科建設 261

\n

二、關于社會結構方面的研究 262

\n

三、關于社會治理方面的研究 264

\n

四、關于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yè)方面的研究 267

\n

五、關于社會生活方面的研究 268

\n

六、關于社會心態(tài)、社會心理方面的研究 270

\n

七、幾點反思 271

\n

2016年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綜述 272

\n

一、關于社會治理方面的研究 273

\n

二、關于社會結構方面的研究 276

\n

三、關于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yè)方面的研究 279

\n

四、關于城鎮(zhèn)化與農村發(fā)展方面的研究 281

\n

五、關于社會生活方面的研究 285

\n

六、關于社會史研究方法方面的探討 286

\n

七、小結 287

\n

2017年度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 287

\n

一、當代社會史學科理論與方法前沿 288

\n

二、社會結構和社會群體研究 291

\n

三、社會治理研究 293

\n

四、社會保障與民生建設 296

\n

五、社會生活和社會心態(tài)研究 298

\n

六、總結與思考 300

\n

2018年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綜述 302

\n

一、理論與方法探討 302

\n

二、分領域研究 304

\n

三、幾點思考 311

\n


\n

后?記 313

\n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