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高電壓與大電流試驗標準的歷史
1.1 直流高壓試驗與測量的歷史
1.1.1 直流高壓試驗與測量系統(tǒng)
1.1.2 直流高壓電源
1.1.3 直流高壓試驗與測量系統(tǒng)的未來工作
1.2 交流高壓試驗電源與測量的歷史
1.3 沖擊電壓試驗與測量的歷史
1.3.1 沖擊波形的來歷與定義
1.3.2 雷電沖擊峰值電壓的定義
1.3.3 試驗電壓函數的引入
1.4 球間隙測量裝置的采用
1.5 參考測量系統(tǒng)
1.6 IEEE Std 4的歷史——IEC 60060系列的姊妹標準
2 IEC與IEEE高電壓與大電流試驗標準最近版本的主要修訂
2.1 IEC 60060-1:2010
2.2 IEC 60060-2:2010
2.3 IEC 62475:2010
2.4 IEC 61083-2:2013
Z.5 IEEE Std 4-2013
3 重要定義與要求的討論
3.1 雷電沖擊試驗電壓及其函數
3.2 操作沖擊的定義
3.3 交流試驗電壓
3.4 大氣條件修正系數
3.4.1 簡介
3.4.2 大氣條件修正系數計算的相關參數公式
3.4.3 反向迭代程序
3.4.4 高海拔大氣修正系數的迭代程序
3.4.5 交流電壓的大氣條件修正
3.5 測量系統(tǒng)要求
3.5.1 IEC 60060-2:2010的結構
3.5.2 測量不確定度的校準與估算
3.5.3 組件校準的系統(tǒng)校準
3.6 測量不確定度
3.6.1 IEC 60060-2:2010的方法
3.6.2 IEC 60060-2:2010和IEEE Std 4-2013對不確定度要求的差異
3.6.3 不確定度和容許偏差的關系
4 IEC 60060系列和IEEE Std 4最新版本的差異
4.1 IEEE Std4-2013總體結構
4.2 差異概述
4.2.1 不確定度估算
4.2.2 交流峰值電壓的定義
4.2.3 線性度試驗
4.2.4 沖擊電壓試驗回路的最高頻率
4.2.5 參考沖擊電壓分壓器的物理特性
4.3 小結
5 未來修訂時的改進與可能補充
5.1 直流電壓
5.2 交流電壓
5.3 雷電沖擊電壓
5.3.1 總則
5.3.2 SF6試驗電壓函數的未來研究
5.3.3 油中試驗電壓函數的未來研究
5.3.4 空氣間隙試驗電壓函數的未來研究
5.3.5 多重絕緣材料的試驗電壓函數
5.3.6 UHV雷電沖擊電壓的產生與測量
5.4 大氣條件修正系數計算的改進
5.4.1 總論
5.4.2 IEC標準的差異
5.4.3 大氣條件修正系數的未來工作
5.5 交直流電壓降落的未來發(fā)展
5.6 雷電沖擊電壓與電流波形
5.6.1 簡介
5.6.2 大氣雷擊電壓波形的觀測
5.6.3 大氣雷擊電流波形的觀測
5.6.4 小結
5.7 測量系統(tǒng)的改進
5.7.1 UHV沖擊測量系統(tǒng)的校準
5.7.2 不確定度與風險評估
5.7.3 風險評估事例
5.7.4 測量軟件
6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