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lián)與網絡化生存改變了現(xiàn)代人的交往方式與人際關系的建立,隨著以微信為代表的移動社交媒介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這種影響與改變表現(xiàn)得日益明顯。在此前提下,《微信交往中的關系建構研究》聚焦于微信中的社交關系網絡,考察其中的關系建構的特點、表現(xiàn)、變化、過程及其對現(xiàn)實交往的影響。《微信交往中的關系建構研究》主要運用人際傳播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中的相關理論,包括身份傳播理論、擬劇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社會資本理論等作為本研究的主要理論支撐。依托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在重點考察和分析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基礎上,針對微信社交網絡中人際交往發(fā)生的變化、人際關系中自我信息的披露與個體身份的建構、人際交往中關系的投資與回報、社交媒介中人際關系的異化與逃離等問題進行了深度觀照與剖析。通過微信社交與現(xiàn)實交往的比較,探討移動社交媒介中的人際關系對現(xiàn)實交往中人際關系的影響與重構。具體看,除*章緒論內容外,《微信交往中的關系建構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六個部分。*部分:對研究對象做基本概況介紹和基本概念闡釋,以構建研究問題的研究基礎。在本部分點明微信的社交屬性和交往功能設置,描繪微信中存在的關系種類,通過對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的社交價值與關系傳播的分析,勾勒出微信的社交關系網絡樣貌。第二部分:探究傳統(tǒng)現(xiàn)實交往中的表現(xiàn)特點與微信社交的變化傾向,比較分析微信社交與現(xiàn)實交往中人際關系的差異,構建后續(xù)問題研究的立論基礎。第三部分:傳播主體在微信社交關系網絡中通過人際互動和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來獲取和構建身份,從而推動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本部分通過身份傳播理論和擬劇理論來剖析微信社交網絡中的個體身份構建,即對“主觀性自我”和“認定自我”的認知與構建。從個體心理角度看,微信用戶主要通過自我表露完成對“主觀性自我”的認知和身份建構;從符號互動角度看,微信用戶主要通過自我呈現(xiàn)完成對“認定自我”的形象展示和印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