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屆華中學術傳播論壇上的講話
基本認知·問題·方法
——第二屆華中學術傳播論壇感言
【第一篇】理論建構與史料鉤沉
源流、核心與價值:羅杰·夏蒂埃書史理論的學術方位
從闡釋到建構:麥克盧漢的翻譯、出版與傳播
方寸之間見天地:古籍實物及副文本的出版史料價值
讀屏時代“影視同期書”的出版?zhèn)鞑ゲ呗?br />“意境”與“有意味的形式”的合致
——書籍裝幀封面圖像敘事之可能性辨析
中國近現代出版企業(yè)制度研究回顧與展望
漢唐出版史研究回顧與展望
出版評論視閾中的民國書價問題
中國現代電影理論批評史料出版概況(1919—1949)
【第二篇】出版人與出版物研究
黃覺民:集教育家編輯家于一身的一代名編
——兼論戰(zhàn)時《教育雜志》的議程設置與編輯思想
近代中國編輯出版人心態(tài)史芻議
“交際博士”黃警頑的人際網絡與社會活動
1910年張元濟美國之行新見英文史料研究
杜亞泉研究綜述
“消失”的副局長:沈知方中華書局經歷考述
陳瓘《四明尊堯集》的編纂與傳播
惠棟《周易述》之編輯思想探微
指歸轉換與范式演進:戊戌六君子著述的出版史考察
小品藝術之舊苑木刻史上之豐碑
——魯迅、鄭振鐸和《北平箋譜》
陪都重慶文學期刊研究回顧與前瞻
新媒體視域下出版編輯角色的轉變
【第三篇】出版機構與出版活動研究
40年來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階段性及基本規(guī)律探析
清前期的江南書市與長崎貿易
開明書店圖書高質量原因淺探
20世紀上半葉中國自主出版的英文報刊初探
關于上海淪陷時期名取洋之助與太平印刷出版公司的考察
新世紀國學類圖書出版熱現象研究
——從國學電視傳播的視角
2016—2018年出版文化史研究論著目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