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世界各國法律法理念探索(精)

法理念探索(精)

法理念探索(精)

定 價:¥220.00

作 者: 呂世倫
出版社: 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叢編項: 呂世倫法學論叢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9326867 出版時間: 2018-04-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法理念探索/呂世倫法學論叢》由60余篇文章組成,包括國家與社會、民主、法制與法治、人權、理論法學等諸多方面。這些文章是從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至21世紀初之間,作者在學術圖書及報刊上發(fā)表的。其中多屬匠心獨運,富有創(chuàng)見性學術見解;亦有與他人合作,甚至主要為他人所作。《法理念探索/呂世倫法學論叢》所收文章,均于文后注明合作者、寫作時間、原載刊物及發(fā)表時間等相關信息。

作者簡介

  呂世倫,1934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兼任南開大學法學研究所首任所長(1984-1988年)、研究員;全國西方法律思想史學會創(chuàng)建人之一,任副會長;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2015年度“李步云法學獎”獲得者。長期致力于法哲學、西方法律思想史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國家與社會
“從身份到契約”公式引發(fā)的法律思考
“小政府、大社會”與廉政建設
國家主義的衰微與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
中國法律文化傳統(tǒng)與國家主義
論司法權力運行過程中的國家主義傾向
第二篇 民主
逐步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學習《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的辯證關系
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必須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緊密結合
西方的“三權分立”和人民代表大會制
談談資產階級“政黨政治”
論國家政體對政治的影響和作用
第三篇 法制與法治
法制與法治
關于法制建設的幾個理論問題
論人治和法治
“德治”的歷史與理論詮釋
德法關系在中西傳統(tǒng)社會中差異的分層透視——兼論中國德法關系的當代框定
略論法治的經濟起點
法治國家建設中的一項重大舉措——現(xiàn)行憲法第三個修正案
重視全社會的法制教育
關于黨的政策和法的關系問題
第四篇 法律與發(fā)展——法制現(xiàn)代化
法學的時代性課題
制度、法律與經濟發(fā)展:一個初步分析
法律的經濟旋律——歷史、現(xiàn)狀和展望
跟蹤法律前進的時代步伐
略論法制現(xiàn)代化的概念、模式和類型
第五篇 人權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權思想
列寧人權思想述要
西方人權思想選評
馬里旦人權理論研究
人權理論研究的新進展——讀《人權:走向自由的標尺》
所謂“不合時宜”的人權論
民政工作與社會主義人權——《中國社會報》記者訪談錄
精神解放的凱歌人道主義的壯舉
慈善事業(yè)的保障機制
第六篇 理論法學
第一部分 法哲學
法哲學體系論綱
法哲學研究的新探——《馬克思主義法哲學引論》評介
法治合理性的內涵及其意義
揭示法的神髓
論程序正義在司法公正中的地位和價值
現(xiàn)代自然科學方法對法學方法論的啟迪與更新
第二部分 法理學
權利義務關系考察
略談法律意識
談法律的補救
關于《立法法》的幾個問題
對當前西方法學分類論的評介
理論法學研究的新嘗試
第三部分 法社會學和法人類學
效益與公平:社會的永恒課題
略論法律虛無主義的社會基礎
現(xiàn)代人類學對法起源的解釋
第四部分法美學
法的真善美三維構造解析
法律·秩序·美
中華法系的“天人合一”之美——兼論老子的法關學思想
第七篇 法律史
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的歷史變遷
財產法史考略
《資本論》與法學
列寧法律思想探索的新成果
維辛斯基訴訟證據(jù)理論的再研究
對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發(fā)展史的精辟概括與研究
美國女權派法律觀點兩議
趨利避害,加強現(xiàn)代西方法律思想文化的研究
第八篇 法律的教學與研究
“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史”教學之我見
法律專業(yè)大有可為
如何學好“法學概論”
南開大學法學研究所法學研究叢書前言
創(chuàng)辦法學研究機構的設想
談談法學論文寫作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