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媒介社會學

媒介社會學

媒介社會學

定 價:¥45.00

作 者: 張寧
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6066961 出版時間: 2019-12-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分9章。第1章介紹如何從社會學視角看大眾傳播媒介,第2章至第3章介紹大眾媒介的傳播過程與社會作用,并討論傳播媒介與社會發(fā)展之間的關系。第4章簡要介紹大眾傳播媒介的內容生產,第5章至第6章介紹媒介組織內、外對媒介內容的影響,第7章介紹受眾與社會文化對媒介內容的影響。最后一章討論媒介素養(yǎng)教育問題。

作者簡介

  張寧,畢業(yè)于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互聯(lián)網與治理中心副主任。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從社會學視角看大眾傳播媒介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社會與大眾傳播媒介
一、社會環(huán)境中的大眾傳播媒介
二、媒介傳播行為的構成
三、傳播活動要素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jié) 媒介社會學的理論淵源
一、什么是媒介社會學
二、社會學發(fā)展視野中的媒介社會學
第三節(jié) 聚焦媒介內容——休梅克的媒介社會學
一、什么是媒介內容
二、有關媒介內容的研究
第二章 大眾媒介的傳播過程與社會作用
第一節(jié) 大眾媒介與社會傳播過程
一、媒介與信息
二、傳播的社會過程
三、作為社會中介的大眾媒介
四、社會傳播系統(tǒng)的特點
五、社會傳播的媒介路徑
六、社會傳播網絡
七、傳播的分類
第二節(jié) 媒介傳播的社會作用
一、社會體系的調整
二、確認社會狀況
三、促進政策決定
四、促成社會的組織化
五、化解社會成員的緊張
六、維持傳統(tǒng)和文化
第三節(jié) 傳播的基本模式
一、申農的傳播模式
二、拉斯維爾的模式
三、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
四、竹內郁郎的模式
五、拉里夫婦的傳播模式
第四節(jié) 信息環(huán)境與虛擬現(xiàn)實
一、直接的信息環(huán)境與間接的信息環(huán)境
二、媒介的選擇性
三、媒介建構的虛擬現(xiàn)實
四、虛擬現(xiàn)實的擴張
五、象征的現(xiàn)實
第三章 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社會的大眾傳播媒介
一、大眾傳播媒介的傳播特點
二、大眾傳播媒介如何影響現(xiàn)代社會
三、大眾傳播媒介的社會功能和正負作用
四、報紙作為新聞媒體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節(jié) 傳播與社會發(fā)展
一、傳播與社會發(fā)展的關聯(lián)
二、傳播媒介的發(fā)展與信息環(huán)境的變化
第三節(jié) 媒介的普及與社會的發(fā)展——歐美社會
第四節(jié) 媒介的普及與社會的發(fā)展——日本社會
第五節(jié) 媒介的普及與社會的發(fā)展——中國社會
第六節(jié) 信息、媒介與社會發(fā)展
第四章 媒介與社會的相關理論
第一節(jié) 媒介的社會功能
一、大眾傳播媒介功能研究的思路
二、媒介社會功能的多種觀點和發(fā)展脈絡
第二節(jié) 媒介與社會的關系理論
一、大眾社會理論(Mass Society Theory)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Marxist Perspectives)
三、功能主義理論(Functionalism)
四、批判政治經濟學理論(Critical Political Economy)
五、現(xiàn)代化與發(fā)展理論(Moderlaization and Development)
六、傳播技術決定論(Communication Teehnology Determinism)
七、信息社會理論(the Information Society)
第三節(jié) 標準媒介理論
一、集權主義理論
二、自由主義理論
三、社會責任理論
四、蘇維埃理論
第四節(jié) 媒介與社會的其他理論
一、麥克盧漢的媒介觀
二、建立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
三、信息社會
第五章 大眾傳播媒介的內容生產
第一節(jié) 媒介內容的形成
一、新聞生產
二、媒介內容產生的特點及相關研究
第二節(jié) 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生產過程的變化和挑戰(zhàn)
一、個人鏈接:內容生產要匹配技術文本
二、場景營造:內容生產滿足沉浸式閱讀
三、關系建立:內容生產激活社交屬性
第三節(jié) 休梅克的環(huán)狀要素說
第六章 媒介組織內部對媒介內容的影晌
第一節(jié) 媒介工作者與媒介內容
一、媒介工作者的職業(yè)特征
二、媒介工作者的文化人類學傾向
三、媒介工作者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四、媒介工作者及其價值觀對媒介內容的負面影響
第二節(jié) 媒介組織與媒介內容
一、媒介組織的編輯方針和經營導向
二、媒介工作慣例與媒介內容
三、媒介內部因素與外部競爭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第七章 媒介組織外部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第一節(jié) 政治權力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一、政治權力影響媒介內容的必然性
二、政治權力控制媒介組織的形式
第二節(jié) 商業(yè)組織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一、經濟發(fā)展與大眾傳播媒介
二、商業(yè)組織的社會傳播
三、商業(yè)廣告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四、商業(yè)化趨勢帶來的媒介內容變化
第三節(jié) 社會組織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一、社會組織的特點、功能和傳播需求
二、社會組織影響媒介內容的方式
三、社會組織影響媒介內容手段的變化與效果
第八章 受眾、社會文化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受眾的性質與特點
一、受眾與大眾傳播媒介的關系
二、受眾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意義
三、傳播學理論中的受眾觀
四、受眾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大眾文化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一、大眾文化的定義和特征
二、大眾文化對媒介內容的影響
第九章 媒介社會與媒介素養(yǎng)教育
第一節(jié) 媒介素養(yǎng)的起源和發(fā)展
一、提倡媒介素養(yǎng)的背景
二、媒介素養(yǎng)的定義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媒介素養(yǎng)的理念與原則
一、媒介素養(yǎng)的八大理念
二、媒介素養(yǎng)的十八項基本原則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就業(yè)信息獲取行為的媒介素養(yǎng)解讀
一、大學生的就業(yè)信息獲得與媒介素養(yǎng)
二、如何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水平
第四節(jié) 我國政府公務員的媒介素養(yǎng)
一、我國政府公務員的媒介素養(yǎng)現(xiàn)狀
二、提升政府新聞發(fā)言人的媒介素養(yǎng)水平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