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四書釋講:文明全景中跨語境理解儒學

四書釋講:文明全景中跨語境理解儒學

四書釋講:文明全景中跨語境理解儒學

定 價:¥128.00

作 者: 趙峰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163958 出版時間: 2020-06-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66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試圖在文明全景中深度解釋《四書》。文明全景視野包含兩個基本面:一是從世界文明的進程來審視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二是從神圣文明與世俗文明的整體來把握每一次時代變遷的特點。據(jù)此,本書聚焦于三個時代語境的互動:先秦語境、宋代語境和現(xiàn)代語境之間的差異及其在轉(zhuǎn)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作者力圖在文明全景中打通古今語境,與經(jīng)典對話,實現(xiàn)與古圣先賢的傾心交談,由現(xiàn)代的處境體會他們的選擇的深層用心,并從他們的視角透視我們的處境的深刻意蘊。通過重讀經(jīng)典,我們可以確認自己的來路,進而照見自己的出路。唯有如此,我們才算讀懂了經(jīng)典。

作者簡介

  趙峰,哲學博士,中共中央黨校文史部副教授,曾任中共中央黨校文史部文化學教研室主任。1996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所,曾為韓國首爾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lǐng)域涉及中國古代儒學、韓國古代儒學、當代新儒學、宗教神學理論和當代中國文化建設(shè)問題等。主要學術(shù)成果有專著《朱熹的終極關(guān)懷》,論文《中國哲學研究的四個范式》、《朱熹之理辨析》、《儒者經(jīng)世致用的兩難選擇——朱陳義利王霸之辯解讀》等。

圖書目錄

第一講 《大學》之為經(jīng)典
  一 《大學》的地位與理學的主題
  二 唐宋之間的重大變化
  三 《大學》是儒家的一面旗幟
第二講 《大學》文本釋讀
  一 《大學》的性質(zhì)及作者
  二 《大學》的三綱領(lǐng)
  三 《大學》的八條目
第三講 《論語》首章釋讀
  一 讀懂《論語》的標準
  二 朱熹對《論語》首章的解釋
  三 朱熹解讀《論語》的方法
  四 現(xiàn)代人面臨的跨語境挑戰(zhàn)
第四講 《論語》之仁(上)
  一 孝悌與仁
  二 仁者愛人
  三 忠恕與仁
  四 克己復(fù)禮為仁
第五講 《論語》之仁(下)
  五 知行與仁
  六 仁之境效
第六講 《論語》之禮(上)
  一 禮之本:慎終追遠、返本復(fù)始
  二 禮與仁:神圣性與人文性
  三 禮的宗教性功能
第七講 《論語》之禮(下)
  四 禮的世俗性功能
  五 禮之日常生命體驗:敬畏
  六 樂之日常生命體驗:和樂
第八講 《論語》之為政
  一 為政以德
  二 政者正也
  三 君臣父子
  四 舉直錯諸枉
  五 庶之、富之、教之
  六 士志于道
第九講 《論語》之圣賢
  一 堯舜氣象
  二 孔門師徒
  三 顏子之學
  四 孔顏之樂
  五 已見大意
  六 戰(zhàn)戰(zhàn)兢兢
第十講 《孟子》首篇釋讀
  一 朱熹論《孟子》的特點和讀法
  二 《孟子》首章釋讀
  三 孟子與梁惠王的續(xù)談
  四 孟子與梁襄王的交鋒
  五 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
  六 孟子王道仁政之大端
第十一講 《孟子》之性善論(上)
  一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二 《告子上》選讀
第十二講 《孟子》之性善論(下)
  三 孟子性善論的幾個要點
  四 孟子性善論的后續(xù)發(fā)展
第十三講 《孟子》知言養(yǎng)氣章釋讀
  一 如此則動心否乎?
  二 不動心有道乎?
  三 何謂浩然之氣?
  四 何謂知言?
  五 然則夫子既圣矣乎?
第十四講 《中庸》首章釋讀
  一 《中庸》的流行及其特點
  二 《中庸》首章釋讀
第十五講 《中庸》之誠
  一 《中庸》的成書與結(jié)構(gòu)
  二 略論《中庸》之誠 
  三 《中庸》之誠釋讀
  四 再論《中庸》之誠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