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節(jié) 時代精神特征與中國傳統文論研究
一 西學東漸背景下的中國文論
二 中國文論的廣義視域和當代西方文論的開放性特征
第二節(jié) 先秦儒家文論辨義
一 先秦時期“文”的多重含義及其從自然符號到文化符號的轉化
二 軸心時代的儒家與儒家文論
第三節(jié) “價值”辨義
一 作為觀念和實踐的價值
二 儒家思想的價值取向
第四節(jié) 作為精神活動的文學
第五節(jié) 研究現狀
一 先秦儒家思想研究
二 先秦儒家文論的相關研究
第一章 溯源
第一節(jié) 從字源看“文”的歷史發(fā)生
第二節(jié) 殷周之異文
一 商代卜辭:文字與文體
二 殷周轉型與周文肇始
三 天文、地文、人文
四 周文的特質:個體性還是共同體
第二章 衍義
第一節(jié) 傳統與道統
一 好古與原儒
二 傳統作為解釋學前見
三 道統之為道
第二節(jié) 天命與文命
一 天之為命
二 居易以俟命
三 理想性的歸鄉(xiāng)
四 天之將喪斯文歟?
第三節(jié) 超越與內在
一 儒家思想的超越性:現代語境中的論爭
二 超越的內在與內在的超越
三 普遍的抑或特殊的?
四 存在的終極性和道的超越性
第四節(jié) 時間與境域
一 圣之時者
二 時間作為生存境域
三 時中:生存的藝術化
第三章 立言
第一節(jié) 詩言志
一 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
二 詩無吝志
三 以意逆志
第二節(jié) 發(fā)乎情:以楚簡材料為中心
一 《性自命出》與《性情論》的奠基性分析
二 《孔子詩論》對情的討論
第三節(jié) 思無邪
第四章 明德
第一節(jié) 中和之美
一 “樂而不淫”的中道之行
二 正樂:中和的一個范例
第二節(jié) 君子比德
一 比于德
二 比于義
第三節(jié) 文質
一 至善:盡善與盡美
二 與西方對照:審美意識與靈魂的自我認識
三 真理在詩中的言說和理解
四 詩言以見道
第五章 成禮
第一節(jié) 禮之文
一 禮生于情
二 禮文之美
第二節(jié) 《詩》、禮互解
一 以禮解詩與詩禮互證
二 楚簡《詩論》:以《詩》解禮的新證
三 以色喻于禮
結語
附錄
知識學的價值內核
——對先師余虹先生《文學知識學》的精神性解讀
辛卯追思
儒墨的思想辯爭與歷史分際
——何炳棣《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商論
“華化西學”:青年賀麟的黑格爾譯述
學術分科,經典變遷與人文教育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