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思路與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創(chuàng)新
2 投資者關系管理概述
2.1 投資者關系管理起源與發(fā)展
2.1.1 全球投資者關系管理起源與發(fā)展
2.1.2 中國投資者關系管理發(fā)展歷程
2.2 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內涵
2.1.1 信息溝通觀
2.1.2 戰(zhàn)略管理觀
2.1.3 公司治理觀
2.3 投資者關系管理溝通對象與方式
2.3.1 整合投資者關系管理結構——投資者關系管理主體與客體
2.3.2 投資者關系管理溝通方式
2.4 我國投資者關系管理現狀
2.5 本章小結
3 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體系
3.1 國內外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述評
3.1.1 國外投資者關系管理量化評價
3.1.2 國內投資者關系管理量化評價
3.2 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體系構建理論基礎
3.2.1 信息不對稱理論
3.2.2 委托一代理理論
3.2.3 戰(zhàn)略管理理論
3.2.4 .自主治理理論
3.3 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體系構建思路與方法
3.3.1 評價體系構建思路
3.3.2 評價體系構建基本原則
3.3.3 評價體系權重賦值方法——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
3.4 “信息—溝通—保障”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體系具體指標選取
3.4.1 信息披露
3.4.2 互動溝通
3.4.3 組織保障
3.5 “信息—溝通—保障”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體系構建步驟
3.5.1 構建指數層次模型
3.5.2 問卷調查與確定各層次對比矩陣
3.5.3 判斷一致性
3.5.4 計算權重及評價分值
3.6 信度與效度檢驗
3.7 本章小結
4 投資者關系管理作用路徑:基于中介效應的初步分析與方法說明
4.1 投資者關系管理作用路徑之一:信息透明度
4.1.1 信息透明度的內涵
4.1.2 信息透明度的衡量
4.1.3 信息透明度影響因素
4.1.4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信息透明度
4.2 投資者關系管理作用路徑之二:公司可見度
4.2.1 公司可見度的內涵
4.2.2 公司可見度的衡量
4.2.3 公司可見度影響因素
4.2.4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公司可見度
4.3 投資者關系管理作用機制檢驗方法——中介效應檢驗
4.3.1 逐步回歸法
4.3.2 Sobel系數相乘法
4.3.3 M-test系數乘積分布法
4.3.4 Bootstrapping自助抽樣法
4.4 本章小結
5 投資者關系管理信息效應:基于公司可見度與股價信息含量的實證檢驗
5.1 引言
5.2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股價信息含量相關文獻綜述
5.2.1 股價信息含量與股價同步性
5.2.2 股價信息含量影響因素
5.2.3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股價信息含量
5.3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5.3.1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股價信息含量的關系
5.3.2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股價信息含量機理分析
5.3.3 制度環(huán)境差異下投資者關系管理對股價信息含量的影響
5.4 研究設計
5.4.1 數據來源與樣本選擇
5.4.2 變量定義
5.4.3 模型構建
5.4.4 檢驗方法
5.5 實證結果分析
5.5.1 描述性統(tǒng)計
5.5.2 相關性分析
5.5.3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股價信息含量關系檢驗
5.5.4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股價信息含量機理檢驗
5.5.5 制度環(huán)境差異下投資者關系管理對信息效應的影響
5.5.6 穩(wěn)健性檢驗
5.6 本章小結
6 投資者關系管理治理效應:基于信息透明度與雙重代理成本的實證檢驗
6.1 引言
6.2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代理成本相關文獻綜述
6.2.1 雙重代理成本與投資者保護
6.2.2 信息透明度與代理成本
6.2.3 投資者關系管理、代理成本與公司治理
6.3 雙重委托—代理框架下投資者關系管理的理論邏輯
6.3.1 雙重代理框架下不同股東的治理策略
6.3.2 控股股東內部治理策略與公司治理邊界拓展
6.4 研究假設
6.4.1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代理成本的關系
6.4.2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代理成本機理分析
6.5 研究設計
6.5.1 數據來源與樣本選擇
6.5.2 變量定義
6.5.3 模型構建
6.5.4 檢驗方法
6.6 實證結果分析
6.6.1 描述性統(tǒng)計
6.6.2 相關性分析
6.6.3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代理成本關系檢驗
6.6.4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代理成本機理檢驗
6.6.5 穩(wěn)健性檢驗
6.7 本章小結
7 投資者關系管理價值效應:基于雙重路徑與機構股東調研的實證檢驗
7.1 引言
7.2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機構股東治理相關文獻綜述
7.2.1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機構股東調研
7.2.2 股東積極主義與機構股東治理效應
7.2.3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價值效應
7.3 投資者關系管理視角下機構股東積極治理的理論邏輯
7.3.1 機構股東治理的動因
7.3.2 機構股東參與治理的方式
7.3.3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機構股東調研——公司治理機制的多維體現與轉變
7.3.4 投資者關系管理作用于機構股東積極治理的機理——雙重路徑分析
7.4 研究假設
7.4.1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機構股東持股
7.4.2 機構股東治理與價值創(chuàng)造
7.5 研究設計
7.5.1 數據來源與樣本選擇
7.5.2 變量定義
7.5.3 模型構建與研究方法
7.6 實證結果分析
7.6.1 描述性統(tǒng)計
7.6.2 相關性分析
7.6.3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機構股東持股檢驗
7.6.4 機構股東治理與價值創(chuàng)造檢驗
7.6.5 穩(wěn)健性檢驗
7.7 進一步研究:機構股東調研與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
7.7.1 機構投資者調研現狀
7.7.2 機構投資者調研特點
7.7.3 機構投資者調研與價值創(chuàng)造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7.7.4 實證設計
7.7.5 實證結果及分析
7.8 本章小結
8 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8.1 政策建議
8.1.1 上市公司應主動開展投資者關系管理活動,設立專業(yè)管理機構或者聘請投資者關系管理顧問
8.1.2 中小投資者積極參與調研活動,提高自我權益保護意識并發(fā)揮治理作用
8.1.3 鼓勵中介機構參與市場信息傳遞,充分發(fā)揮中介機構的信息橋梁功能
8.1.4 監(jiān)管部門完善投資者關系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
8.2 研究不足與展望
8.2.1 投資者關系管理標準制定
8.2.2 投資者關系管理指數發(fā)布
8.2.3 投資者關系管理機制與效應的其他考量
8.2.4 投資者關系管理活動的階段性
參考文獻
附錄 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體系調查問卷
一、問卷調查說明
二、敬請作答
三、其他問題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