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涼山彝區(qū)傳播的歷程及背景:以美國浸禮宗傳教士柯饒富團隊經歷為例》主要以柯饒富團隊從“二戰(zhàn)”結束,到新中國成立(1946~1951年)的5年間在中國,特別是在涼山彝族地區(qū)的傳教經歷為主線展開。當時傳教還因為發(fā)生于這次中國抗日戰(zhàn)爭剛結束,局勢動蕩不安,這段經歷也成為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教的最后篇章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閱讀、了解和分析這些傳教士的親歷、見聞和記錄,有助于我們從另外一個側面如實地了解當時中國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這些傳教士在經歷福音宣講意義非凡的初愿和自我表現驚心動魄的磨煉時,同樣也見證了中國近代社會大起大落的時局。涼山在當時仿佛是中國的“金三角”,鴉片無所不在,主宰著社會的各個層面。凡此種種,因而該書的視野不僅關注傳教士們單調的生活瑣事,更會由此細節(jié)觀察近代西方基督教浸禮宗在中國傳播的歷史浪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運用口述歷史與文本記錄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一次跨文化的傳教個案展演,以便觀察當年中國的厚重歷史及其背后真實的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