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解釋
1.2.1 概念
1.2.2 內涵
1.2.3 外延
1.3 研究指導思想
1.4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1 目的
1.4.2 意義
1.5 研究思路
1.6 基本原則
1.6.1 總體原則
1.6.2 具體原則
第2章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2.1 器材籌措供應標準問題研究
2.2 器材項目篩選問題研究
2.3 器材需求預測問題研究
2.3.1 基于維修理論的器材需求預測
2.3.2 基于時間序列的器材需求預測
2.4 器材壽命或需求分布檢驗問題研究
2.5 器材庫存優(yōu)化問題研究
2.6 器材訂貨問題研究
2.7 戰(zhàn)時器材保障問題研究
2.7.1 戰(zhàn)時裝備維修器材品種確定方法問題研究
2.7.2 戰(zhàn)時器材需求預測問題研究
2.7.3 戰(zhàn)時器材供應保障優(yōu)化問題研究
2.7.4 戰(zhàn)時器材重要度評定問題研究
2.7.5 戰(zhàn)時器材保障能力建設方面問題研究
2.8 現有研究存在問題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標準制訂影響因素
3.2 信息要求與約束條件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標準制訂的技術路線
4.2 標準器材項目的篩選方法
4.2.1 周轉器材項目篩選方法
4.2.2 戰(zhàn)儲器材項目篩選方法
4.3 標準器材數量的制訂方法
4.3.1 標準器材數量制訂的基本路線
4.3.2 消耗標準器材數量的制訂方法
4.3.3 周轉標準器材數量的制訂方法
4.3.4 庫存限額標準器材數量的制訂方法
4.3.5 戰(zhàn)儲標準器材數量的制訂方法
第5章 標準測算模型
5.1 消耗模型
5.1.1 建模要求
5.1.2 模型建立
5.2 周轉模型
5.2.1 建模要求
5.2.2 基本假設
5.2.3 模型建立
5.3 周轉優(yōu)化模型
5.3.1 建模要求
5.3.2 基本假設
5.3.3 模型建立
5.3.4 模型求解算法
5.3.5 算例分析
5.4 庫存限額模型
5.5 戰(zhàn)儲模型
5.5.1 建模要求
5.5.2 基本假設
5.5.3 戰(zhàn)時故障率
5.5.4 故障需求預測模型
5.5.5 戰(zhàn)損需求預測模型
5.5.6 戰(zhàn)儲模型
5.6 標準合理性評估方法
5.6.1 評估項目
5.6.2 評估方法
第6章 分布檢驗
6.1 分布選擇
6.2 檢驗案例設置原則
6.3 檢驗方法
6.3.1 卡方檢驗
6.3.2 K-S檢驗
6.4 檢驗案例
6.4.1 泊松分布檢驗
6.4.2 多種分布檢驗
6.5 相關國軍標存在問題分析
6.5.1 GJB 8257-2014存在問題
6.5.2 GJB 4355-2002存在問題
6.5.3 結論
第7章 標準算例分析
7.1 裝備實力與任務數據
7.2 消耗標準算例
7.2.1 消耗件
7.2.2 一修件
7.3 周轉標準算例
7.3.1 消耗件
7.3.2 可修件
7.3.3 相關說明
7.4 庫存限額標準算例
7.5 戰(zhàn)儲標準算例
第8章 標準使用方法與建議
8.1 庫存限額標準使用方法
8.2 戰(zhàn)儲標準使用方法
8.3 問題與建議
第9章 結束語
附錄A 器材周轉儲備評估與仿真驗證
A.1 案例概要
A.2 器材保障組織結構建模
A.3 飛機構型數據
A.4 維修信息設定
A.5 任務數據
A.6 標準評估
A.7 仿真驗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