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不僅引導我們重新思考死亡,而且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 “瀕死體驗”指人達到臨床死亡狀態(tài)下的意識體驗,它包括一定的要素,例如聽見美妙的音樂、看到隧道或光、飄出身體外面、生命回顧、與已逝親屬的會面等現(xiàn)象?!冻缴囊庾R》一書建立完善的實驗設計以及理論框架之上,不僅涵蓋了瀕死體驗研究各個方面的實證研究,而且他提出了獨特的意識哲學理論。 在實驗設計方面,勞美爾教授的團隊用八年時間,對荷蘭十家醫(yī)院的數(shù)百名患者的治療過程進行了跟蹤記錄。以豐富的臨床數(shù)據(jù)以及專業(yè)的醫(yī)學背景為基礎,勞美爾教授在本書中對以往有關瀕死體驗發(fā)生原因的試探性解釋逐一進行了分析,論證了“瀕死體驗”并不是因為“腦缺氧”、“二氧化碳過量”、“癲癇”、“服用致幻劑”等生理原因,也不是因為“畏懼死亡”、“雙重人格”、“幻想”等心理學原因。這一論證過程,可以說將“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向前又推進了一大步。在理論方面,勞美爾教授主要訴諸了意識哲學與量子物理學的論據(jù),并以此提出了“無盡的意識”概念——無盡意識的本質,先于我們的出生與身體,并且將在死后獨立于我們的身體,而在沒有時空性的非定于空間中存在。據(jù)此看來,我們可以嚴肅地思考,死亡是否與出生一樣,只是由一種意識狀態(tài)進入到另一種意識狀態(tài),而身體的功能等同于一個“交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