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設計基礎概述
1.1 設計溯源
1.2 設計基礎的產生與發(fā)展
1.3 設計基礎的價值與目的
1.3.1 設計基礎的價值
1.3.2 設計基礎的目的
1.4 設計基礎的學習方法與工具
1.4.1 設計基礎的學習方法
1.4.2 工具
課程項目與實訓
第二章 思維審美基礎
2.1 設計的思維過程
2.1.1 設計思維的內涵
2.1.2 解構的步驟
2.2 設計的審美因素——形態(tài)、色彩、材質
2.2.1 形態(tài)
2.2.2 色彩
2.2.3 材質
2.3 設計的審美原則——形式美法則
2.3.1 變化與統(tǒng)一
2.3.2 對稱與均衡
2.3.3 節(jié)奏與韻律
2.3.4 對比與調和
2.3.5 比例與尺度
課程項目與實訓
第三章 觀察創(chuàng)作基礎
3.1 觀察——睜開設計之眼
3.1.1 觀察自然
3.1.2 觀察細節(jié)
3.1.3 觀察角度
3.1.4 觀察時間
3.2 積累——收集素材
3.2.1 收集素材的方法
3.2.2 收集素材的途徑
3.3 記錄——靈感的源泉
3.3.1 臨摹
3.3.2 寫生
3.3.3 攝影
3.3.4 搜集
3.3.5 圖文記述
3.4 創(chuàng)意與創(chuàng)作
3.4.1 創(chuàng)意思維
3.4.2 創(chuàng)作方法
課程項目與實訓
第四章 構成表達基礎
4.1 骨格
4.2 平面構成的表達
4.2.1 重復
4.2.2 漸變
4.2.3 特異
4.2.4 聚散
4.3 色彩構成的表達
4.3.1 色彩資源的采集
4.3.2 色彩的分析
4.3.3 色彩的重構方法
4.4 立體構成的表達
4.4.1 立體構成的基本要素
4.4.2 仿生結構的立體形態(tài)
課程項目與實訓
第五章 應用文化基礎
5.1 計算機輔助設計基礎
5.1.1 圖像處理軟件
5.1.2 圖形繪制軟件
5.1.3 版式編排軟件
5.1.4 位圖與矢量圖
5.1.5 圖片格式與存儲
5.1.6 色彩模式與色卡
5.2 字體與版式基礎
5.2.1 文字
5.2.2 版式基礎
5.3 文化與圖形
5.3.1 中國圖形
5.3.2 日本圖形
5.3.3 德國圖形
5.3.4 美國圖形
課程項目與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