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大隋興衰四十年4:自殺王朝

大隋興衰四十年4:自殺王朝

大隋興衰四十年4:自殺王朝

定 價:¥45.00

作 者: 蒙曼 著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72205590 出版時間: 2020-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3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一】 隋煬帝霸道激進的作為,使得他的雄才大略變成了殘暴不仁,千秋偉業(yè)變成了人間噩夢。鼎盛輝煌的大隋王朝,也迅速掉頭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歷史深淵。 親征高句麗的壯舉,強如唐太宗者也只嘗試了一次,隋煬帝卻做了三次:一征高句麗,損兵折將,民怨沸騰;二征高句麗,后院起火,功敗垂成;三征高句麗,內外交困,危機四伏。 下江都這事兒,酷愛巡幸天下的隋煬帝同樣做了三次:前兩次都是風風光光,掙足了面子,擺盡了排場。但到三下江都時,卻弄了個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與“三”有緣的隋煬帝,終究毀在了三個李姓之人手中:曾經東躲西藏的通緝犯李密,卻成了隋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李淵、李世民父子是隋煬帝的近親,卻也是大隋王朝的真正終結者?!緝热莺喗槎?天才帝王楊廣的“才”,并沒有引領隋王朝走上更遠的強盛之路,而是引來了天下騷動,群雄并起,成為他國破身亡的催命符。Z終盛極一時的大隋帝國僅僅存在了三十八年,就分崩離析,灰飛煙滅。 而就在隋煬帝這個歷史上Z著名的暴君死后不久,出現(xiàn)了歷史上Z著名的明君唐太宗。暴君楊廣 出身關隴貴族集團 早年功勛卓著 滅陳,平定天下。開疆拓土 弒兄上位,搶占庶母 愛好文學,詩文一絕 三征高句麗,失敗 留下五六十年吃不完的糧食圣君李世民 出關隴貴族集團 早年功勛卓著 削平割據(jù),平定天下。開疆拓土 弒兄殺弟上位,納弟媳為妾 愛好文學,有文集傳世 征高句麗,敗北 留下“貞觀之治”的善名這兩個人文治武功如此相似,為什么一個成了千秋明君,一個留下千古罵名?

作者簡介

  蒙曼教授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博士。 2002年至今,于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五代史及中國古代女性史。 2007年,成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史上ZUI年輕的主講人,先后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唐明皇》《大隋風云》等系列節(jié)目,因其生動有趣的講述方式、嚴謹?shù)目甲C、條理清晰的邏輯,以及敢于質疑的顛覆性史學觀點,產生巨大影響,并出版紙質書,風行至今。 甚至讓幾代學生讀者,愛上學習歷史、選擇了歷史專業(yè)。 2016年起,連續(xù)5年擔任《中國詩詞大會》評委,以其深厚的學養(yǎng)和幽默風趣的點評,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后院起火

從第一次征討高句麗開始,隋煬帝不僅在對外戰(zhàn)場上損兵折將,國內的老百姓為了逃避沉重的賦役,也紛紛起兵造反。而隋軍第二次東征高句麗,眼看勝利在望,禮部尚書楊玄感卻突然在后方起兵造反,迫使隋煬帝緊急撤軍,功敗垂成。這個改變了整個戰(zhàn)局的楊玄感究竟是何許人?他為什么要在此時造反?

一、玄感其人
二、蓄謀已久
三、黎陽起兵
四、李密獻策

第二章 玄感敗亡

楊玄感趁隋煬帝第二次東征高句麗,后方空虛之際起兵反隋。他在戰(zhàn)場上連連得勝,隊伍迅速發(fā)展到十萬之眾,但卻在短短的兩個月后落得兵敗身死的結局。這戲劇性的轉變究竟是如何發(fā)生的?楊玄感為什么從一呼百應走向了一敗涂地?

一、旗開得勝
二、隋軍反擊
三、兵敗身死

第三章 煬帝失策

楊玄感起兵雖以失敗告終,卻拉開了隋朝滅亡的序幕。這場僅維持了兩個月的兵變,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打敗了楊玄感的隋煬帝,是否能夠意識到自己勝利的真正原因?在楊玄感兵變的背后,究竟還潛伏著哪些危機?

一、兵敗原因
二、隋煬帝對策

第四章 三征高句麗

在公元612年、公元613年兩次東征高句麗失敗以后,不服輸?shù)乃鍩塾衷诠?14年發(fā)起了第三次對高句麗的戰(zhàn)爭,與前兩次相比,這一次隋朝的軍隊士氣最差,失敗似乎已成定局,但事實上戰(zhàn)爭卻進行得異常順利。這是怎么回事?戰(zhàn)爭的勝利,能否化解隋朝社會的危機?

一、三征高句麗
二、不敗而敗
三、天下皆反

第五章 李敏之死

三次東征高句麗之后,隋煬帝政權已經內外交困。對外戰(zhàn)爭并未獲得任何實質性成果,國內的農民起義卻是風起云涌。就在這關鍵時刻,大隋的朝廷里又發(fā)生了一起大案,僅僅因為一條荒誕的讖語,三十二個李姓大貴族死于非命。由此,皇帝和大臣之間的信任度變得更加脆弱,關隴貴族集團再度分裂。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這場慘案中,隋煬帝本人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神秘讖語
二、宇文述的陰謀
三、貴族解體

第六章 雁門之圍

公元615年已經是隋煬帝統(tǒng)治的第十一個年頭,此時的大隋王朝內部,面臨著民眾造反和統(tǒng)治集團內部分裂兩大亂象,真可謂眾叛親離。就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刻,隋煬帝做出的一個驚人的決定,讓他顏面盡失,甚至差點性命不保。這是個什么樣的決定?它給隋煬帝帶來了怎樣的后果?

一、再巡突厥
二、雁門之圍
三、內外交困

第七章 三下江都

隋煬帝當皇帝期間,共有三次下江都的經歷,前兩次都是風風光光,掙足了面子,擺盡了排場。但到三下江都時,卻弄了個灰頭土臉,狼狽不堪。為什么同樣的行為,會有如此不同的效果?他為什么非要到江都去?這一次江都之行將是什么結果?

一、國家失控
二、蘇威被貶
三、三下江都

第八章 李密崛起

李密因參與楊玄感叛亂而成為大隋王朝的通緝犯,整天東躲西藏,提心吊膽。但是一次命運的轉機,讓他成為隋末農民起義的首領,從此率領著瓦崗軍南征北戰(zhàn),威震中原。那么,誰是李密命中的貴人?李密的崛起,對整個隋末政局意味著什么?

一、瓦崗聚義
二、大展宏圖
三、檄文討隋

第九章 中原苦戰(zhàn)

自從投靠瓦崗軍,李密接連取得軍事和政治上的重大勝利,從一個東躲西藏的通緝犯,躍身成為隋末農民起義的第一號人物,受到各路英雄的推戴。那么,李密是否從此順風順水,成就大業(yè)?

一、軍事難題
二、計殺翟讓

第十章 太原起兵

論親疏,他是隋煬帝的親表哥;論身份,他是隋朝冊封的唐國公,既富且貴。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位與隋煬帝有著如此密切關系的人,也開始起兵反叛大隋。這個人到底是誰?他為什么也要造反?

一、預謀造反
二、晉陽起兵

第十一章 關中易主

在起兵反隋的各路武裝中,瓦崗軍的李密實力最強,他也是胸懷大志之人,夢想著改朝換代。但是最終的勝利者卻不是李密,而是在太原起兵的李淵。李淵為什么能笑到最后?面對李密這個有實力的對手,老謀深算的李淵是如何運作的?

一、拉攏李密
二、霍邑之戰(zhàn)
三、兒女英雄
四、關中易主

第十二章 禁軍謀叛

自從大業(yè)十二年(616),隋煬帝第三次下江都之后,天下局勢越來越糟:竇建德占據(jù)河北大部;李淵攻占首都大興城;李密圍攻東都洛陽;杜伏威占領高郵,直逼江都;甚至后來,就連一直忠心耿耿保護隋煬帝的禁衛(wèi)軍也紛紛叛逃。隋煬帝在江都宮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隋煬帝是如何應對的?本應該忠心耿耿的禁衛(wèi)軍為什么會造反?

一、醉生夢死
二、驍果思歸
三、逃亡變造反

第十三章 江都宮變

大業(yè)十四年(618),隋煬帝的禁衛(wèi)軍驍果發(fā)動兵變,夜襲江都宮。但根據(jù)記載,當時在江都宮城外有大將軍來護兒,宮城內也有精銳的給使營守衛(wèi)。在內外守備森嚴的情況下,驍果軍怎么能突破重重防線,順利進入江都宮?面對死亡,隋煬帝會是怎樣的反應?不可一世的隋煬帝,為什么最后會死于一個無名小卒之手?

一、江都宮變
二、隋煬帝殞命
三、南北分途

第十四章 隋亡唐興

大業(yè)十四年(618),隋煬帝在揚州死于非命,天下馬上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之中。各路反隋力量紛紛稱王稱帝,建立割據(jù)政權。在這個群雄并起的歷史時刻,究竟誰成了大隋王朝的終結者?

一、楊侑禪讓
二、楊浩之死
三、楊侗之死

第十五章 殷鑒不遠

隋煬帝、唐太宗,一個是萬人唾罵的暴君,一個是百世流芳的圣君。這兩位皇帝,不僅有著那么近的親緣關系,有著相似的出身和性格,還有著相似的志向與能力。既然如此,他們?yōu)槭裁磿腥绱隋漠惖慕Y局?

一、赫赫暴君
二、殷鑒不遠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