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乾嘉考據(jù)學研究(增訂本)

乾嘉考據(jù)學研究(增訂本)

乾嘉考據(jù)學研究(增訂本)

定 價:¥110.00

作 者: 漆永祥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1311097 出版時間: 2020-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4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乾嘉考據(jù)學研究》是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經(jīng)修改后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文庫,于1998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獲得學界廣泛好評。原書早已售罄。此次增訂,作者在原有十章的基礎上新增五章,對乾嘉考據(jù)學家的事功之學、乾嘉考據(jù)學家與桐城派之間的關系、《四庫全書》的文獻價值等乾嘉考據(jù)學與清代學術史上的重大議題以及江藩《漢學師承記》與方東樹《漢學商兌》兩部乾嘉考據(jù)學研究史中的代表性著作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研,既展現(xiàn)了二十年來作者在此研究領域的新探索、新思考,又與原書十章形成相配相補的關系,有助于讀者更進一步地認識與理解乾嘉考據(jù)學,對相關學術研究大有裨益。另外,增訂本也對原書中的一些錯誤進行了訂正。 本書將學術史研究與古典文獻學研究相結合,對乾嘉考據(jù)學的名稱、成因、派別、方法、代表人物、學術思想、成就得失及學術地位等,進行了縱深全面的考察,并對該學術領域的一系列重要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作者在學術觀點的提出及論證材料的運用上,遵信清儒實事求是、注重佐證的治學方法與原則,有的放矢,不為空言。在力圖歷史地、真實地對乾嘉考據(jù)學進行細密梳理與明辨確論的同時,也試圖使讀者對其學的全貌及一些重大問題、學術特征等獲得具體而切實的了解。

作者簡介

  漆永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文獻學史、清代考據(jù)學、宋詩整理與研究、《燕行錄》研究、東亞學術與文化研究以及中學語文教學與高考等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撰著與古籍整理有《乾嘉考據(jù)學研究》《江藩與〈漢學師承記〉研究》《清學札記》《〈漢學師承記〉箋釋》(上下)《全宋詩》(合作)《書林清話(外二種)》《東吳三惠詩文集》《江藩集》《漢學商兌·漢學商兌贅言》等十余種。

圖書目錄

序一…………………………………………………………………………孫欽善
序二…………………………………………………………………………王俊義

前言…………………………………………………………………………………………

第一章 乾嘉考據(jù)學成因(上)─乾嘉時期學術思潮及學術觀念的變化……
一、考據(jù)與義理之分──考據(jù)學溯源……………………………………………………
二、古籍錯訛熾盛與學術文化日趨繁榮之間的矛盾……………………………………
三、實事求是、學宗漢儒風氣的形成……………………………………………………
四、乾嘉學者心態(tài)及致用觀念的變化……………………………………………………
五、疑古辨?zhèn)沃L與乾嘉考據(jù)學之關系…………………………………………………
六、西學東漸之風與乾嘉考據(jù)學之關系…………………………………………………

第二章 乾嘉考據(jù)學成因(下)──乾嘉時期的清代社會與文化政策 ………
一、 乾嘉時期的社會面貌…………………………………………………………………
二、乾嘉時期的文化政策──“崇宋學之性道,而以漢儒經(jīng)義實之”……
三、禁書與文字獄…………………………………………………………………………

第三章 乾嘉考據(jù)學方法 ……………………………………………………………
一、小學研究方法的先進性與科學化……………………………………………………
二、古書通例歸納法的客觀化與規(guī)律化…………………………………………………
三、實事求是、無征不信的求證方法……………………………………………………
四、博涉專精與綜貫會通的方法…………………………………………………………

第四章 乾嘉考據(jù)學派…………………………………………………………………
一、諸家分派說及其局限性與惠、戴、錢三派說的提出………………………………
二、惠、戴、錢學術淵源考辨……………………………………………………………
三、惠、戴、錢學術交往與錢大昕的學術地位…………………………………………
四、惠、戴、錢三派人物歸隸與學術特色比較…………………………………………
五、惠、戴、錢三派學術評價諸題………………………………………………………

第五章 惠棟考據(jù)學述論………………………………………………………………
一、惠棟著述與《周易述》系列考辨……………………………………………………
二、倡復漢學的廓清工作──對宋學之否定與對漢學之倡復…………………………
三、倡復漢學之核心工作——漢《易》之整理與研究…………………………………
四、惠棟《易》學思想探微………………………………………………………………
五、惠學之功績與影響……………………………………………………………………
六、惠學之失與倡復漢學之弊……………………………………………………………

第六章 戴震考據(jù)學述論………………………………………………………………
一、小學……………………………………………………………………………………
二、天算學…………………………………………………………………………………
三、名物典制之學…………………………………………………………………………
四、地理學…………………………………………………………………………………
五、由考據(jù)上推義理之缺失………………………………………………………………

第七章 錢大昕與錢派學術……………………………………………………………
一、小學……………………………………………………………………………………
二、目錄、版本、校勘之學………………………………………………………………
三、金石、職官、輿地之學………………………………………………………………
四、氏族譜牒、避諱、蒙古文字之學……………………………………………………
五、史學考據(jù)之得失………………………………………………………………………

第八章 乾嘉考據(jù)學思想…………………………………………………………………
一、乾嘉學者之學術分類思想……………………………………………………………
二、義理、考據(jù)與詞章之關系與爭論………………………………………………………
三、乾嘉考據(jù)學家的義理之學………………………………………………………………
四、愈往前古、愈得其真的儒學求本化思想………………………………………………
五、正本清源、董理群籍的學術思想………………………………………………………
六、膜拜六經(jīng)、通經(jīng)治世的致用思想………………………………………………………

第九章 乾嘉考據(jù)學得失(上)——乾嘉考據(jù)學學術成就與學術地位 …
一、傳統(tǒng)古文獻整理與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以《詩經(jīng)》為例………………………
二、考據(jù)學各分支學科方法理論的建設──以??睂W為例………………………………
三、治學精神與風氣方面的積極影響………………………………………………………
四、直面人生、關注社會的用世精神………………………………………………………
五、乾嘉時期學術社會化與學者專業(yè)化趨勢………………………………………………
六、乾嘉考據(jù)學之歷史地位…………………………………………………………………

第十章 乾嘉考據(jù)學得失(下)——乾嘉考據(jù)學的式微與弊端…………………
一、治學風氣由實而虛的轉變與考據(jù)學的式微……………………………………………
二、實事求是與拘守經(jīng)籍、漢儒之間的矛盾………………………………………………
三、治學方法與材料運用中的局限與弊端…………………………………………………
四、考據(jù)獨尊、排斥他學之弊端……………………………………………………………


第十一章 從科舉功名、居官實績與現(xiàn)實關懷看乾嘉考據(jù)學家的事功之學
一、乾嘉考據(jù)學家人200名錄與收錄原則
二、乾嘉考據(jù)學家之科舉功名
三、乾嘉考據(jù)學家之居官情狀與級別
四、乾嘉考據(jù)學家之居官實績
五、乾嘉考據(jù)學家之居鄉(xiāng)生活與行跡
六、乾嘉考據(jù)學家之現(xiàn)實關懷
七、著述難為稻粱謀――乾嘉考據(jù)學家之困頓生活

第十二章 乾嘉考據(jù)學家與桐城派關系考論
一、江永與方苞“論禮交惡”真相考
二、姚鼐“拜師事件”新解
三、戴震對姚鼐之影響與姚鼐之攻駁戴震
四、姚鼐“桐城派”之創(chuàng)立與在當時的影響
五、姚鼐的落寞抗爭與考據(jù)學家之無視其學
六、錢大昕、汪中等人對方苞的蔑視
七、江藩《漢學師承記》與方東樹《漢學商兌》之編纂與影響
八、乾嘉考據(jù)學家與桐城派關系綜論
九、乾嘉時期漢、宋之爭的形勢與結局

第十三章 從《全宋詩》的編纂看《四庫全書》的文獻價值
一、從《全宋詩》所用底本看《四庫全書》的版本價值
二、從《四庫全書》中的案語看全書的文獻價值
三、從《四庫全書》中的刪改看全書的缺失
四、從古籍整理的角度看《四庫全書》的缺失

第十四章 論江藩《漢學師承記》及其續(xù)編
一、《漢學師承記》書名之由來及含義
二、關于《漢學師承記》的選人原則
三、關于《漢學師承記》之卷帙排次與后世吳、皖兩派之分
四、《漢學師承記》之史料來源與甄別取舍
五、《經(jīng)師經(jīng)義目錄》所收書目與他書之比較
六、《漢學師承記》刊行后引起的反響與評價
七、《漢學師承記》的續(xù)纂、注釋與翻譯

第十五章 方東樹《漢學商兌》新論
一、《漢學商兌》的編纂背景與衛(wèi)道目的
二、《漢學商兌》的編纂、刊刻、刊誤與流傳考辨
三、《漢學商兌》的編纂體例與主要內(nèi)容
四、《漢學商兌》――一部大言自壯的抄撮毒詈之書
五、《漢學商兌》新論

主要參考書目………………………………………………………………………………
全書綜合索引(新增)……………………………………………………
后記…………………………………………………………………………………………
增訂版后記(新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