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在內斂與外向間交替演變:基于周期視角的考察》包括前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前言簡單介紹了選題由來、相關文獻、研究意義、創(chuàng)新之處及內容結構。正文共分為10章。第一章梳理了歷史上反復出現(xiàn)的美國霸權衰落論與延續(xù)論,分析了兩種對立論周期性出現(xiàn)的原因,并對當下美國霸權的現(xiàn)狀進行了探討。由于霸權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實力基礎,故將本章作為著作的首章。第二章從學術史的角度梳理了戰(zhàn)后以來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美國外交政策周期理論,評析了美國外交周期論學者的學理貢獻及理論不足,并運用“9·11”事件以來的美國外交政策變化實踐檢驗克林伯格等人周期理論的預測功能。第三章從全球政策角度探討了美國(全球)外交政策的內斂與外向周期,分析了周期產生的動因。第四到第七章從地區(qū)政策角度分別考察了美國的歐洲政策、亞太政策、中東政策和西半球政策存在的內斂與外向周期性。鑒于迄今為止非洲仍不是美國外交政策重點關注的地區(qū),該書對美國的非洲政策暫不作周期分析。第八到第九章從議題領域分別探究了美國經濟與人權外交政策周期。因第三到第七章著重探討的是美國在安全、地緣政治領域的外交政策周期,故該書只選擇討論美國在經濟與人權兩大議題領域的外交政策周期,對美國在反恐、防擴、海外軍事干預、參與國際治理等議題領域的外交政策不作專門的周期分析。第十章考察了美國歷史上東北部、西部和南部三大區(qū)域之間的分化與組合對美國外交政策內斂與外向周期的影響,揭示了美國外交政策周期背后的地域主義因素。最后一章(第十一章)專門探討了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外交政策究竟是內斂還是外向的問題。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所處的周期階段的特征。結語部分首先對全文觀點進行小結,其次指出了該書研究的不足,再次預測了美國外交政策未來演變的趨勢。最后分析了美國外交政策演變的周期規(guī)律給中國帶來的政策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