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標志著我國從民事單行法時代邁人民法典時代。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標志性立法,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民法典共七編、1260條,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多、體量大、編章結構復雜的一部法律。本合輯收錄了民法典及其重要內容導讀。2020年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二)》),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買賣合同、房屋租賃合同、金融借款、醫(yī)療保險和企業(yè)破產等案件類型,提出了23條具體審理意見。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三)》(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三)》)?!吨笇б庖姡ㄈ饭?部分19個條文,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前期發(fā)布的系列指導意見基礎上,結合審判實踐需要,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運輸合同、涉外商事海事案件的適用法律問題提出的指導意見。本合輯收錄了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二)》《指導意見(三)》答記者問文章,對理解與適用兩個指導意見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