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章 戰(zhàn)國至秦漢兩朝與省內出土之璽印
節(jié) 蘇州出土的“上邦相璽”等
第二節(jié) 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漢印
第三節(jié) 揚州邗江出土的“廣陵王璽”
第四節(jié) 南京博物館所藏三方漢銅印
小 結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出土之官私印
節(jié) 文學理論與書法理論著作的影響
第二節(jié) 魏晉官私印
第三節(jié) 南北朝官印
小 結
第三章 隋唐五代概說與篆刻
節(jié) 隋唐五代的文化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隋唐官私印簡述
第三節(jié) 唐宋朱記
第四節(jié) 南唐的文藝
第五節(jié) 徐鍇、徐鉉興起“篆學”
小 結
第四章 宋元時期江蘇篆刻發(fā)展與代表人物的概況
節(jié) 字書與篆刻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人文篆刻的開山鼻祖———米芾
第三節(jié) 楊克一與«集古印格»
第四節(jié) 宋代的印牌并用
第五節(jié) 元代文人印章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小 結
第五章 明清兩代江蘇篆刻研究的盛況
節(jié) 明清經濟文化與篆刻
第二節(jié) 周應愿與«印說»
第三節(jié) 甘旸與«集古印正»等
第四節(jié) 沈野標榜“禪理”的«印談»
第五節(jié) 楊士修鼓吹個人風格的«印母»
第六節(jié) 朱簡與«印經»等
第七節(jié) 出版家篆刻家的胡正言
第八節(jié) 周亮工與«印人傳»
第九節(jié) 朱象賢與«印典»
第十節(jié) 瞿中溶與«集古官印考證»
第十一節(jié) 阮充與«云莊印話»
第十二節(jié) 有關收藏家、鑒賞家與幾部名家印譜的概說
小 結
第六章 明代江蘇篆刻創(chuàng)作走向與開宗立派
節(jié) 從文徵明、文彭父子說起
第二節(jié) 開個人印譜先河的何震與弟子梁千秋
第三節(jié) 蘇宣與泗水派
第四節(jié) 以草篆著稱的趙宧光
第五節(jié) 名門出身的歸昌世
第六節(jié) 汪關與汪泓
第七節(jié) 程遠的篆刻與«古今印則»
第八節(jié) 刻帖刻碑名家溫如玉
第九節(jié) 晚明楊維垣遺印出土
小 結
第七章 清代江蘇篆刻流派與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節(jié) 以“文氏彌甥”名世的顧苓與文氏之傳者
第二節(jié) 林皋與虞山派及同時期的篆刻家
第三節(jié) 堅守民族氣節(jié)的清初三名家
第四節(jié) 黃經與東皋印派的篆刻家
第五節(jié) 四鳳派的篆刻家及其歷史意義
第六節(jié) 以程邃為首的歙四子
第七節(jié) 初創(chuàng)鄧派的鄧石如及其傳人
第八節(jié) 陳鴻壽與江蘇
第九節(jié) 趙曾望與«養(yǎng)拙齋印存»
第十節(jié) 有關云間(松江)篆刻演變
第十一節(jié) 吳昌碩與蘇州
第十二節(jié) 五個需要單列的課題
小 結
第八章 民國江蘇篆刻藝術生態(tài)與特色
節(jié) “西學東漸”的正負反應
第二節(jié) 劉海粟與“上海美專”
第三節(jié) 南京美術專門學校
第四節(jié) 南京高等師范學校
第五節(jié) 文人結社與篆刻書畫社團
第六節(jié) 與篆刻相關的出版機構
第七節(jié) 篆刻展的形式與選址
第八節(jié) 印鑄局與呈遞國書
第九節(jié) 印泥制造與篆刻家訂潤
第十節(jié) 中醫(yī)湯劑處方
第十一節(jié) “戳子”的實用性與普遍性
第十二節(jié) 殷墟卜辭的問世與“甲骨學”
小 結
第九章 民國江蘇篆刻流派與篆刻家
節(jié) 流派傳承的面面觀
第二節(jié) 客籍篆刻家在江蘇
第三節(jié) 江蘇篆刻家在省外
第四節(jié) 本籍篆刻家
小 結
附 記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