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與孩子對話,陪孩子找出問題癥結。沒有孩子想要故意犯錯,沒有孩子想要學不會,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后都有它的意義。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愿意改變,而是我們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安还浴钡暮⒆?,可能只是情緒有障礙!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往往表現激烈沖動,成為群體中的異類。你能做的,是陪伴孩子找出調適心情的方式,試著與壓力和平共處?!鞍粤琛钡暮⒆?,可能只是不懂同理心!欺負人的孩子通常具有優(yōu)越感,并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里。你能做的,是教會孩子先“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才能善用同理心去對待他人。“暴力”的孩子,可能只是因為太寂寞!孩子毆打同學,或許只是不擅于表達,所以用錯誤的方式引起注意。你能做的,是引導孩子學習“溝通”,唯有好的行為才能得到好的回應。“焦慮”的孩子,可能只是缺乏自信心!面對不適應的環(huán)境,有些孩子會下意識地選擇傷害自己的身體。你能做的,是鼓勵孩子改變,讓孩子喜歡上自己,找回“面對”世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