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當代中國詩歌批評史

當代中國詩歌批評史

當代中國詩歌批評史

定 價:¥125.00

作 者: 周瓚 著,張江 編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370936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82 字數: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詩歌70年的歷史進程,如果以價值建構和史實面貌特征為標準,應劃分為“社會主義時期”(1949-1976)、“社會主義調整期”(1977-1991)和“后社會主義時期”(1992-2019)三個階段。它們有前后傳承的歷史關聯,也表現出文學自身的獨特性。傳統的詩歌批評史通常采用“以史帶論”的史學觀和分析模式,這種模式當然有歷史感和說服力,但也容易抑制小說批評史的獨特性,尤其容易忽視批評的主體性和極其生動豐富的細節(jié)。《當代中國詩歌批評史》把當代詩歌批評史從“大歷史”中凸現出來,把理論思考和敘述的全部分量壓在它上面。通過對各個時期的不同的詩歌實踐的分別敘述和分析,深入探討了中國當代70年的發(fā)展歷程和特點。

作者簡介

  周瓚,詩人、學者、譯者、戲劇工作者。1999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yè)。1998年,與詩人翟永明等創(chuàng)辦女性詩歌民刊《翼》,2007年參加北京帳篷戲劇小組,為北京流火帳篷劇社核心成員。2008年,與導演曹克非創(chuàng)辦“瓢蟲劇社”。出版有詩集《松開》、《寫在薛濤箋上》,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詩集《吃火》,尼娜·卡香詩集《葬禮上的啦啦隊長》,學術著作《透過詩歌寫作的潛望鏡》、《掙脫沉默之后》等。現居北京。

圖書目錄

導論 當代中國詩歌批評史概論
第一節(jié) 當代詩歌批評的“界定”
第二節(jié) 當代詩歌批評與寫作的共生性
第三節(jié) 當代詩歌批評的歷史階段
第四節(jié) 體例及評述方式說明
第一章 破與立:20世紀50-60年代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jié) 新、舊文藝隊伍劃分與批評主體分化
第二節(jié) 新詩形式問題、傳統問題的討論
第三節(jié) 新民歌運動和新詩發(fā)展道路問題論爭
第四節(jié) 詩歌批評演變?yōu)槲乃嚺?br />第五節(jié) 對詩人們的“批判”
第二章 均質化的極致與“潛在寫作”的反撥:20世紀60-70年代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jié) 滑向批評凋敝的年代
第二節(jié) 激進的詩歌實驗與“上綱上線”的批評
第三節(jié) 毛澤東詩詞的傳播和闡釋
第四節(jié) “潛在寫作”與民間傳播
第五節(jié) 天安門詩歌運動及其評價
第三章 立體、多元的“新時期”:20世紀80年代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jié) 批評空間的拓展與批評功能的修復
第二節(jié) “朦朧詩”論爭中的批評話語轉向
第三節(jié) “第三代”詩歌群體展示與反思
第四節(jié) 在討論、論爭中深化詩歌的諸問題
第四章 詩歌“邊緣化”及社會文化“轉型”:20世紀90年代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jié) “轉型”:詩歌批評話語的空間分化
第二節(jié) 文化批評中的“詩人之死”與詩歌“邊緣化”
第三節(jié) 批評的維度及反思的限度——以“女性詩歌”和“先鋒詩歌”批評為例
第四節(jié) 民間寫作與知識分子寫作論爭
第五節(jié) 詩人批評與學院批評現象
第五章 豐富與匱乏:21世紀以來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jié) 互聯網時代:詩歌寫作與批評空間的遷移
第二節(jié) 詩歌“寫作倫理”批評話語
第三節(jié) 詩人代際劃分及其批評實踐
第四節(jié) 詩歌細讀批評的深化與總體批評的困境
結語 批評“批評家”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