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第一編??希伯來經典學術史
第一章??從古代到 17 世紀的圣經闡釋
?? 一、 拉比之前猶太人的圣經闡釋(公元前150—70)
?? 二、 教父時期的圣經闡釋(150—1500)
?? 三、 拉比時期猶太人的圣經闡釋(150—1500)
?? 四、 中世紀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圣經闡釋(約
590—1500)
?? 五、 圣經闡釋的轉型
?? 六、 霍布斯、斯賓諾莎、理查德·西蒙
對圣經批評的貢獻
?? 第二章??18 世紀的圣經研究
?? 一、 德國的圣經研究
?? 二、 英國的圣經研究
?? 三、 猶太世界圣經革命的先聲
第三章??19 世紀的圣經研究與批評
?? 一、 從低級批評到高級批評
二、 威爾豪森的學說及其影響
?? 三、 早期考古學對現(xiàn)代圣經研究的沖擊
?? 四、 19 世紀北美的圣經研究
?? 五、 歐洲大陸、英國、愛爾蘭的圣經研究
?? 六、 北歐的圣經研究
??第四章??20 世紀的圣經研究與批評
?? 一、 主要圣經批評方法舉隅
二、 區(qū)域圣經研究
第二編??希伯來經典學術史研究
第一章??早期現(xiàn)代圣經文學批評的論爭
一、 奧特的學術貢獻
二、 庫格爾、列文森等人與奧特的論爭
三、 柏林為圣經文學批評的辯護及其研究實踐
第二章??圣經闡釋與文學理論
第三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雅歌》讀法
一、 閱讀《雅歌》的一些基本問題
二、 猶太傳統(tǒng)中的《雅歌》讀法
三、 中國傳統(tǒng)中的《雅歌》讀法
第四章??《哀歌》與《哀郢》的跨文化閱讀
一、 群體作者與個體文人創(chuàng)作
二、 個人傷痛與集體哀歌
三、 上帝與君王: 傷痛之源的探討
四、 傷痛與民族意識: 從接受史角度出發(fā)
第五章??猶太人的“回歸圣經”
一、 “回歸圣經”與歐洲現(xiàn)代圣經研究的交鋒
二、 “回歸圣經”與猶太民族主義的興起
第六章??圣經書寫與現(xiàn)代希伯來文學
一、 現(xiàn)代希伯來文學對圣經書寫范式的借鑒
二、 現(xiàn)代希伯來文學對“以撒獻祭”母題的重釋
后記
附錄一??重要文獻
附錄二??人名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附錄三??書、報、刊、篇名中外文對照及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