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 1
一 “關系網絡”視野下中國近代企業(yè)史的外部環(huán)境考察 / 1
二 “社會資本”概念的厘清 / 9
三 山東嶧縣中興煤礦公司概況及研究狀況 / 11
四 本書研究思路、參考資料及具體章節(jié)安排 / 16
第一章 大股東群體嬗變:基于股份招募的考察 / 20
一 中興礦局發(fā)展時期(1878~1895)的股東群體構成 / 20
二 中興煤礦公司初步發(fā)展階段(1899~1915)的股東群體構成 / 27
三 中興煤礦第一個黃金發(fā)展時期(1916~1928)的股東群體構成 / 33
四 中興煤礦第二個黃金發(fā)展時期(1929~1938)的股東群體構成 / 44
第二章 公司與士紳之間的關系:基于采礦權爭奪的考察 / 50
一 雙方歷史上的恩恩怨怨:中興礦局時期的追溯 / 50
二 公司與士紳爭權的集中爭斗 / 54
三 梁、田各家與中興公司之間的權益爭奪 / 67
四 中興煤礦對地方士紳的態(tài)度:有選擇的關系建構 / 82
第三章 公司與銀行之間的關系:基于資金方面的考察 / 89
一 中興煤礦公司與近代銀行之間的關系 / 90
二 整理中興案:以銀企關系為中心的社會資本的集中體現 / 108
三 業(yè)務往來之外:銀企關系背后的因素考察 / 132
第四章 公司與鐵路之間的關系:基于運輸層面的考察 / 139
一 “真正的上司”:近代路礦關系的生動寫照 / 139
二 中興公司與津浦、隴海鐵路之間的關系 / 141
三 中興公司中的“交通系”與公司路局社會關系網的建構 / 164
第五章 中興煤礦與經濟民族主義:基于市場競爭的視角 / 168
一 華德中興煤礦公司時期的“德股”:從護符到標靶 / 169
二 中興煤礦經濟民族主義對內表現形式:礦區(qū)專利權、稅收優(yōu)惠與官方助股 / 182
三 中興煤礦經濟民族主義運用的困境:現實需求與國煤形象 / 187
第六章 公司與土匪之間的關系:基于礦場安全的考察 / 196
一 山東嶧縣社會狀況及“盜區(qū)”的形成 / 196
二 嶧縣民眾的各種防匪舉措 / 201
三 中興公司與土匪之間的戰(zhàn)與和 / 207
四 中興公司與土匪之間關系的集中體現 / 221
五 中興公司成為威權力量:底氣與策略 / 225
結論 / 233
一 影響中興煤礦公司發(fā)展的重要社會資本力量 / 234
二 中興煤礦公司吸納“社會資本”的自覺建構 / 236
三 中興煤礦公司股東群體嬗變的成本及公司未來發(fā)展走向 / 240
四 中興煤礦公司個案的典型性:兼論“社會資本”理論的適用性 / 244
附錄 / 247
附件一:中興煤礦公司大事記(1878~1938) / 247
附件二:《山東嶧縣中興運煤鐵路有限公司現辦簡明章程》 / 253
附件三:1912年6月20日津浦鐵路局與中興煤礦公司簽訂減價運煤合同 / 255
附件四:津浦路局與中興公司修改減價運煤合同(1921年3月1日) / 258
附件五:中興煤礦公司、直隸保商銀行訂立借款合同 / 261
附件六:山東嶧縣華德中興煤礦公司續(xù)招華股章程(1899年) / 263
附件七: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有限公司添招新股章程(1909年) / 269
附件八:20世紀30年代棗莊防衛(wèi)圖 / 274
參考文獻 / 275
后記 /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