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性地介紹和探討了共情與合作行為的關系。共情是否能夠有效地促進社會困境中特別是公共物品問題中的合作行為,這一問題的探討,將有助于解答《科學》2005年認定為25個重大科學問題之一“人類合作是如何進化的?”的這一科學問題。本書共分有八章,第一章是介紹關于合作行為的一些基本概念、內涵以及方法論。第二章是介紹合作行為的相關理論,著重點在于解答“人為什么會合作”以及“什么因素影響合作行為”的理論,同時測重于分析共情與合作行為之間存在的理論聯(lián)系。第三章,采用系統(tǒng)性綜述和元分析的方法,將1975年至2015年(40年)所有的探討關于共情與合作的實證性研究。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別是實驗室開展的一系列的探討操縱共情是否能夠促進合作行為的影響,加入了特質性共情的變量、個體價值觀、地位等因素或兩人合作范式。最后一章第八章,通過對于這些理論梳理、元分析結果以及四個實證性研究的結果,對共情與合作關系進行了總結性地分析和探討,同時,以共情的作用的對象性、限定性以及持久性等問題作為總結來號召其他研究學者對共情合作關系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探討。該書是國內第一本從社會心理學視角來探討合作行為及其機制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