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熙、乾隆時代開始一直到今天,承德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皇家園林和宗教建筑,一直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并且康熙、乾隆和嘉慶三朝皇帝經常在承德處理國家的事物。從這個時期開始,承德的歷史不僅僅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同樣成為了世界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用外文通過承德對清朝的記錄,常常會以承德多宗教、多民族互動的眼光,勾畫了清代歷史的面貌,這也很快被納入到世界歷史的范疇之中。18世紀在歐洲掀起的“中國熱”(Chinoiserie)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馬國賢的避暑山莊銅版畫在歐洲的“熱銷”。1793年馬嘎爾尼使團在承德覲見乾隆皇帝,更是開啟了承德在近代中外關系上的新時代??v向地看,海外有關承德的報道和研究,可以分為三個時段:一、18-19世紀有關承德的報道;二、20世紀上半葉有關承德的報道;三、20世紀下半葉至今有關承德研究的成就。本書題為《海外承德歷史讀本(上下冊)》,其中的“海外”在前期既包括從耶穌會時期到過承德的各國傳教士,也包括英國國王派來的使團人員,又包括朝鮮祝壽使團派來的使者;中期所指的是德國、英國、瑞典、美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探險家對承德的描述;近期主要是以美國的新清史專家為主的學者。所謂的“歷史讀本”中的“歷史”,既是指在承德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本身,同時也是各種歷史敘事,更是作為一門學科的歷史。這三個層面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時段有關海外承德的歷史閱讀可以清楚地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