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六世》是莎士比亞早期創(chuàng)作的英國歷史劇,其下篇主要展現(xiàn)亨利六世34歲到50歲(1455-1471) 年間的英國歷史。 下篇主要講亨利國王同意約克黨人繼承王位,條件是必須等到他死后。這一決定剝奪了他的親生兒子愛德華(威爾士親王)的繼承權。而此時瑪格麗特王后發(fā)動了推翻約克黨人的戰(zhàn)爭,并將他們打敗,處死了約克。約克的兒子愛德華、克拉倫斯、理查又招募了一支軍隊。出于政治原因,克拉倫斯、理查替大哥愛德華找了一位法國新娘,但愛德華卻喜歡格雷夫人,為此兄弟之間發(fā)生分歧。他們的主要支持者沃里克叛逃到國王一方。但即便如此,保王黨人還是被擊敗。亨利和威爾士親王被殺害,瑪格麗特王后遭放逐。然而,雖然約克黨人此時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大哥愛德華當了國王,但幾個兄弟仍然相互操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