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羅思夫人(Lady Mary Wroth,15877—1651/16537)出身于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錫德尼家族,其伯父是大名鼎鼎的菲利普·錫德尼爵士。作為英國早期現(xiàn)代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羅思夫人生前即被本·瓊生等人贊頌,身后也頗得文學史家關注。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她的研究更是蔚為大觀,但在國內卻一直鮮為人知。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研究羅思夫人的學術專著,具有開拓性意義。本書詳細地考察了瑪麗·羅思夫人的寫作行為、寫作策略及文本內外的自我建構形式,圍繞“羅思夫人的自我建構與寫作的關系”這一核心問題,在女性寫作的整體視角下,通過細致地解讀羅思夫人的主要作品——十四行組詩《潘菲利亞致安菲蘭瑟斯》,浪漫傳奇《烏拉妮婭》Ⅰ、Ⅱ兩部,并結合其生平經歷,揭示了她是如何運用不同文類的寫作特征來塑造自身“忠貞愛人”的形象,從而完成自我建構的。羅思夫人在進行寫作實踐時對男權社會規(guī)則的反抗與屈從,反映了早期現(xiàn)代女性作家進行自我建構時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她們?yōu)榇俗龀龅钠D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