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電工技術鋰電池等效電路建模與荷電狀態(tài)估計

鋰電池等效電路建模與荷電狀態(tài)估計

鋰電池等效電路建模與荷電狀態(tài)估計

定 價:¥99.00

作 者: 王順利,李小霞,熊莉英 等 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電氣工程新技術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1680680 出版時間: 2021-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鋰電池等效電路建模與荷電狀態(tài)估計》是“電氣工程新技術叢書”中的一本,全書以動力鋰離子蓄電池(簡稱動力鋰電池)等效建模和荷電狀態(tài)估計方法為基礎,主要講述了鋰電池荷電狀態(tài)監(jiān)測中的關鍵技術,可為動力鋰電池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和應用提供技術參考?!朵囯姵氐刃щ娐方Ec荷電狀態(tài)估計》針對動力鋰電池應用的技術要求,主要包括鋰電池概述、等效建模、參數(shù)辨識、荷電狀態(tài)估計方法與設計實例等內(nèi)容,特色鮮明、內(nèi)容系統(tǒng)、實例豐富。《鋰電池等效電路建模與荷電狀態(tài)估計》既可作為高等院??刂瓶茖W與控制、自動化、電氣工程等相關專業(yè)的教材,又可作為新能源測控技術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鋰電池等效電路建模與荷電狀態(tài)估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鋰電池概述
11鋰電池的背景與意義
12鋰電池工作機理分析
121鋰電池簡述
122鋰電池的組成
123鋰電池的工作原理
124鋰電池的分段充電
125鋰電池的外形分類
126鋰電池的優(yōu)缺點
13鋰電池的基本概念
131電壓特性
132電流特性
133溫度特性
134容量特性
135充放電倍率
136充放電次數(shù)
137鋰電池功率
138內(nèi)阻特性
139荷電狀態(tài)
1310放電深度
1311自放電率
1312庫倫效率
14鋰電池的應用領域和發(fā)展趨勢
141鋰電池的發(fā)展歷史
142主要應用領域
143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144國內(nèi)發(fā)展現(xiàn)狀和前景
第2章鋰電池類型及其特點
21鋰電池的分類與特點
211磷酸鐵鋰電池
212鈷酸鋰電池
213錳酸鋰電池
214三元聚合物鋰電池
215鈦酸鋰電池
22不同類型鋰電池對比分析
23鋰電池的工作特性
231鋰電池的充電特性
232鋰電池的放電特性
233鋰電池的溫度特性
第3章電池管理與等效建模
31電池管理系統(tǒng)
311電池管理系統(tǒng)概述
312電池管理系統(tǒng)及其必要性
32等效電路建模方法分析
321電池建模概述
322電池建模類型及概念
323電池Rint模型
324電池Thevenin模型
325電池PNGV模型
326電池GNL模型
327改進的電池模型
328電池模型的建立
33典型鋰電池工作性能測試設備
331常規(guī)充放電設備
332電池工作環(huán)境模擬設備
333電池組BMS測試設備
34鋰電池工作特性分析
341內(nèi)阻特性分析
342材料特性分析
343充放電特性分析
344開路電壓特性分析
345溫度特性分析
35等效建模與參數(shù)辨識
351等效建模方法概述
352等效電路建模與狀態(tài)空間表達
353等效模型與參數(shù)辨識方法概述
第4章動力鋰電池測試平臺搭建與
實驗分析
41理論研究
411電池性能的影響因素
412等效模型對比分析
42系統(tǒng)設計與實驗分析
421充放電系統(tǒng)設計
422特性實驗與分析
423混合脈沖功率特性測試實驗
43參數(shù)辨識
431取點計算法
432曲線擬合法
433等效模型參數(shù)驗證
44鋰電池Thevenin模型與參數(shù)
辨識
441電池模型與狀態(tài)空間描述
442鋰電池Thevenin模型參數(shù)辨識
443模型參數(shù)結果及分析
第5章鋰電池PNGV等效電路建模與
參數(shù)辨識
51鋰電池PNGV模型及改進
511電池PNGV電路模型
512內(nèi)阻測量方法
513內(nèi)阻辨識實驗
52模型參數(shù)辨識方法研究
521實驗方法選擇
522模型參數(shù)辨識
53實驗設計與結果分析
531實驗設備與步驟
532實驗結果
533參數(shù)變化曲線擬合
54實驗驗證
541仿真模型的構建
542仿真結果與分析
第6章基于遺忘因子小二乘的模型
參數(shù)辨識
61辨識原理分析
611小二乘法原理
612加入遺忘因子的小二乘法
辨識
613電池模型的小二乘形式
62實驗分析
621算法仿真分析
622實驗特性研究
623脈沖實驗
63模型效果驗證
第7章基于改進Nernst模型的鋰電池
參數(shù)辨識
71鋰電池Nernst模型及改進
72模型參數(shù)辨識方法研究
721狀態(tài)空間描述
722模型參數(shù)辨識
73實驗設計與結果分析
731實驗設備與步驟
732實驗結果
733辨識結果
74多倍率組合模擬工況下的實驗
驗證
第8章荷電狀態(tài)估計基礎
81荷電狀態(tài)定義與影響因素
811荷電狀態(tài)的定義
812影響SOC的主要因素
82荷電狀態(tài)估計研究現(xiàn)狀
83現(xiàn)有估計方法概述
831基礎方法
832卡爾曼濾波及其擴展算法
833其他方法
834基于優(yōu)勢互補的算法融合與
比較
84國家標準中不同工況測試
概述
841混合動力乘用車用功率型蓄
電池
842混合動力商用車用功率型蓄
電池
843純電動乘用車用能量型蓄
電池
844純電動商用車用能量型蓄
電池
第9章基于Thevenin模型的SOC
估計和端電壓跟蹤
91跟蹤模型構建與參數(shù)辨識
911跟蹤模型的構建
912模型參數(shù)辨識
92迭代計算與模型構建
921卡爾曼濾波法計算流程
922擴展卡爾曼濾波法
923估計過程的迭代計算
924實時SOC估計模型構建
93實驗效果分析
931端電壓跟蹤結果
932SOC估計效果分析
第10章基于無跡卡爾曼濾波的鋰
電池SOC估計
101鋰電池SOC估計概述
102無跡卡爾曼濾波法
103基于Thevenin和UKF的SOC
估計
1031無跡變換
1032估計模型構建
104實驗效果分析
1041恒流放電實驗分析
1042模型實現(xiàn)與工況實驗分析
1043循環(huán)放電擱置工況下實驗
分析
1044動態(tài)應力測試工況下實驗
分析
第11章基于二階RC模型和EKF的
SOC估計
111等效模型構建
1111二階等效模型
1112電池HPPC實驗與參數(shù)辨識
1113二階模型的效果分析
1114輸出結果差分原因分析
112擴展卡爾曼濾波
113基于EKF的SOC估計
114實驗效果分析
1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